中铁建设集团华中分公司 郑州市 450001
摘要:铁路物资管理在铁路建设和运营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对于提升铁路总体运行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强铁路活力、深化铁路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高铁运营体系,以及实现铁路生态环保具有重要作用。提高铁路物资管理质量是实现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下面,文章就我国铁路物资采购管理高质量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关键词:铁路物资;采购管理;高质量发展
引言
铁路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庞杂,物资采购作为铁路运输相关企业与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工作,其策略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将对相关企业与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铁路“降本、增效、提质”的工作目标能否顺利达成。
1铁路物资采购管理概述
1.1铁路物资管理发展途径
1.1.1物资管理模式
建立“两级采购,三级管理”的物资管理模式,既发挥了国铁集团的规模和集约化优势,又发挥了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及站段的专业人员优势,并且保证了采购灵活性,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提升议价能力、保障供应效率。国铁集团层面采用采供分离管理模式,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采取管采供分离的管理模式。
1.1.2物资管理制度
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在国铁集团管理制度框架内,制定适合自身具体情况的管理制度。
1.1.3物资采购方式
形成一套成熟的采购方式,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网上竞价采购等方式。实现对采购方式的精准应用。准确把握不同采购方式的适用场合,严格规划、规范各类采购方式的运作流程。
1.1.4供应商管理
国铁集团制定供应商准入标准,审核供应商信用、业绩等基础信息,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和供应商评价制度,开展供应商服务质量动态评价和合格供应商管理。
1.2铁路物资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2.1管理理念及体制
与适应国铁企业公司制管理体制以及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亟需探索构建从松散到集中、从粗放到精益、从单一采购向全过程供应链管理、从购置成本最优向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物资管理理念,亟需从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评价体系、智能信息、供应保障、质量和风险管控等方面深化改革,构建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物资管理体系。
1.2.2智能化管理
与其他物资管理领先的企业相比,管理方式仍然比较传统,手段比较落后,亟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加快提升物资管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促进物资资源互联互通、变革物资管理方式、重塑物资业务流程、提升物资管理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1.2.3效率效益
由于组织管理较为粗放,在加强计划管理、优化采购策略、科学管控库存、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亟待扩大集中采购规模,增强集中和联合采购议价能力、组织能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调剂盘活闲置物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效益。
2铁路物资采购管理高质量发展方向
2.1采购组织及战略方面
通过组织与业务流程再造,建立统一的采购组织经营体,确立组织结构、核心职能、划分职责,以及建立采购协同机制等。
深化两级集中采购、三级职能管理的集采模式,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及规模;推进供应商战略合作,强化战略采购,加强与供应链企业的协同运作;探索构建从松散到集中,从粗放到精益的铁路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实现由规模优势向经营效能的有效转化。
对物资供应链各环节,物资供应链中的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物资供应链网络的统筹管理。实现采购职能由购买活动扩展到租赁、采购、自制决策、供应商投资等活动中去。
2.2采购执行方面
(1)建立需求处理中心管理体系。集中受理各需求部门提出的物资领用需求及需求计划,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需求响应策略,保障滚动采购的连续性。合理疏导采购需求,规范采购需求文件,以提升采购工作的服务质量、提高采购工作效率。
(2)制订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办法。明确计划管理职责,优化计划提报流程,建立管理考核机制。各铁路企业加强与参建单位协作配合,提高采购计划的严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将计划准确率、兑现率等指标与采购供应服务费用等挂钩,维护计划严肃性。
(3)规范合同质量管理。各铁路企业要全面推广应用物资采购合同示范文本,将产品质量、违约责任以及索赔、召回、信用评价、廉政风险防控等要求纳入合同;对战略性物资实行有效措施,防范价格波动或供应短缺。
(4)采购管理成为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部分。将采购流程纳入到整个企业的流程再造中。
2.3供应商管理方面
(1)实施铁路物资供应商信用评价。建立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价,加大对供应商弄虚作假行为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净化市场秩序;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探索将产品故障率等类似指标纳入供应商评价指标中,将评价结果与物资采购挂钩,发挥评价择优作用。
(2)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第三方之间的供应商信息共享渠道,由数据支撑对供应商进行更全面的评价。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一体化协同平台,并基于此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互联互通。
(3)将以价格和质量为导向的供应商管理战略向战略采购转化。逐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使供应商可以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如快速响应国铁集团及所属企业的需求变化,包括采购响应的及时性、提供配套零部件和服务响应的及时性、合同签订响应的及时性、订单响应与供货的及时性等。
2.4采购控制方面
(1)创新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物资采购信息平台,规范信息系统应用,为铁路物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系统支撑。服务支撑精细化管理,加强数据分析与显性展示,探索建立具有数据支撑的智能化、可视化分析和辅助决策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库存、采购和供应商等信息显性化展示,为物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2)全面推进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采购、库存、监督评价等方面制度建设,建成覆盖各管理对象、管理环节和管理层级的制度体系,并通过大平台的业务约束作用,推进制度体系落地生根。加强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提升物资采购效率。进一步强化标准观念,完善监督检查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采购、库存、消耗等重点流程、重点环节的监管标准。
2.5价格管理方面
提升价格管理服务能力。落实两级企业采购价格管理职责,强化价格管理职能,深化重点采购项目和设备修理服务最高限价管理,建立配件中心价格审核机制,发挥价格控制作用。建立全路统一采购价格信息库,实现采购价格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推进采购价格动态监测管理,开展采购价格共享、价格对比分析、重点价格调查,提升辅助决策能力,预防价格风险。运用多种成本管理工具和供应商一同降低成本。研究探索装备全生命周期采购的价格管理模式,注重成果及转化应用。
3结语
铁路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开展采购管理高质量发展工作新的思路、措施和办法,不断适应新变化,把握新规律,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军辉.铁路物资采购现状及发展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14(08):44-46.
[2]柴亚武.铁路物资采购管理难点及最高限价对策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8,13(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