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黄媛霞
[导读]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深厚,不同地域城市对园林景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因此很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都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很好地展现出了当地的特征。
        长兴县泗安镇人民政府  浙江省湖州市  313113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深厚,不同地域城市对园林景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因此很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都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很好地展现出了当地的特征。传统的园林景观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的环节也都比较重复,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出优质的园林景观,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入对应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城市发展
        引言
        城市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和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复兴和传承能提升城市知名度。突出地域特色,增强辨识度,避免城市特色扁平化、单一化。城市文化的表达需要与景观环境氛围相融,使城市在水泥丛林中脱颖而出。城市文化印记的表达增强了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寄托感。
        1在地文化融入景观的意义
        (1)地域性符号的应用。每个城市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会衍生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物,成为具有城市历史意义的代表性符号。这些产物可以是劳动工具、生产用具、语言、文字、服饰、饮食等各种形式,这些特有的语言、图形符号及地方色彩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相较文字能更直观地传达丰富的信息。将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转化为具有独特辨识性的视觉符号融入环境景观中,对在地文化的传承及创新具有重要意义。(2)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建筑及材料在景观中使用具有一定的传承作用,但在地域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设计环境及设计所要营造的景观效果,并非所有的环境都适合对当地的传统建筑及园林小品进行照搬。地域性景观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仍属于现代建筑的一种,它是彰显城市风采的媒介,同时也可凸显城市建设的风格与水平。在当下的设计环境中,材料的改变和更替是必然的趋势,新旧材料的组合既延续了传统,又体现了建筑、景观、材料的多样性。
        2地域特征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
        (1)气候因素的影响。气候因素影响也是地域特征的显著代表之一,气候会经纬度的变化而改变。例如我国黄淮地区中北部,西到湖北宜昌,再到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梅雨季节,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大理,干湿分明,四季温差不大,而地处中纬度的宁夏就不一样了,昼夜温差明显,南寒北暖,这些代表性的城市启发了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气候问题,不能单一的套用统一的模式,在设计跟事实的过程中考虑当地的植物和树木,既要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又要防止因为树木种类不符而造成园林大面积死亡。(2)场所因素的影响。场所因素主要代表的就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人文建筑、植物,花卉、广场、道路等等,在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建设场地的主要地形,根据地形的特点来分配植物、建筑、道路以及山水的分布,创造合理的设计方案。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应该顺应地势的具体走向,也就是说如果面对山地景观就需要考虑保护山体植被,并且利用山地设计更具有特色的山水。(3)历史人文的影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历史的因素,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着重参考融入的一个因素。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也需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来建设园林景观,设立一些英雄人物雕像、建设一些人文景象的模型等等,增加园林景观的色彩,展现当地的历史文明,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3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地域特征
        3.1园林景观建设场地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先对建设场地做好规划分析,在明确用地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应用并调整展示效果。项目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不同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基于自身设计风格及生态条件,尽可能满足整体所处地区文化风格及地形地貌特点,确保建设的统一性,同时减少人为破坏几率。在保障场地原生态属性基础上,调整人为景观条件,处理人为景观适应性,以更好地地满足生态化建设需求。突出原生态属性特点,层次化区分景观内容。实际规划中,景观建设目标的实现,要基于前期景观设计工作做好相应的市场调研与准备,保障原有地貌特征基础上增强景观环境自然属性。该方法可减少地形地貌处理损耗的成本,也能更好地保存自然景观原有特征并不断延续,以此为风景园林景观原生态属性的保障创造条件,有效融合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园林建设中弱化人工建设操作痕迹。
        3.2应当结合当下进行创新
        应用乡村景观模式设计和建造园林,不仅涉及将乡村景观纳入园林,还涉及继承下的创新。简单进行模仿和复制会使园林景观索然无味,一味地引入“植物”,会破坏园林的整体协调性。因此,设计目标是基于对乡村景观的透彻研究和参考及园林设计的实际需求,将乡村景观现代化,能够和传统文化进行互补,以达到转型和创新的目的。
        3.3地域人文情怀与园林规划
        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地域人文情况具有充分的了解可以保证园林建设的丰富性。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各自的、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是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整个城市的容貌都形态各异,和其他现代化都市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区别更是历史发展的区别。其次在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交融,也呈现了不同地域下诞生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人文情怀,它可以表现在饮食、服饰、宗教信仰等等各个方面,这些元素都非常具有地域特征,是非常值得设计人员进行考虑并且应用的,可以很好地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
        3.4生态群落的营造
        城市规划中生态群落的营造目的在于利用植物加强土壤与水资源保护,调节城市气候条件,保护植物生态效益。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地理、气候与生态环境,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要深入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为城市发展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具有地域特征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的体现就是体现出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当地资源的利用能力,这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的园林设计工作中,设计的内容多种多样,要想设计出让人满意的园林景观,就一定要从地域文化、地域特点、自然风貌、人文情感的角度来出发,通过园林设计来代表城市,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园林设计的主要思想就是将人与自然为主要研究中心,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心思想,表达园林的开放性和共生性。
        参考文献:
        [1]芦静雯,马威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9):189-190.
        [2]高鹏宇,刘丽云,林大海,范桂琳.探析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元素的结合[J].现代园艺,2020,43(1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