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张伊宁
[导读] 摘要: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杭州华清设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2300
        摘要: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城乡经济发展影响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日益凸显,乡村旅游生态化获得较大发展,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很多农村地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足,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等问题,目前乡村生态旅游仍然以单一景点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然而在城乡一体化推动下,乡村旅游不仅更注重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也催生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求更大限度凸显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带动作用,在全域旅游理念下发展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朝阳产业,而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在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全域旅游的思维将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文章从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探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1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
        1.1乡村旅游原生态环境优美
        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使得乡村的原生态环境得以保存,有山有水有农田,不同于林立的高楼大厦,自然风光让人身心放松。以自然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乡村开展旅游,将旅游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经济,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资源环境的原生性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2乡村旅游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不同地理位置的地貌和气候,形成不同的地理风光,不同风格的乡村建筑形成独特的乡村风景,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来说,格外具有吸引力,上山采摘、下水摸鱼、田间劳作都是对农村生活的美好体验,尤其是很多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人,更能唤起对儿时情怀的美好回忆。
        2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发展全域旅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域旅游的意义在于动员一切资源投身于旅游业发展中去,而很多重要且丰富的旅游资源都聚集在乡村地区。不仅如此,乡村旅游活动形式丰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劳动力等资源可以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乡村地理空间范围较小,有利于统筹布局、协调资源,从而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近几年,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发展迅速,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为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说,全域旅游是乡村旅游规划与发展的理论基石。同时,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如何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如何进行统筹资源、科学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挑战。而全域旅游可以凭借着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统筹方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
        3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3.1提高区域间合作效率
        打破城乡间、区域间边界,加强旅游产业合作,打造开放、互通、互助的全域旅游发展局面。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优秀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但是各区域若只是单方面凭借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很难使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达到预期发展目标。相反,会使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出现发展不一、两极分化的局面。因此,区域间、城乡间需要建立旅游联盟,一方面搭建旅游合作平台,促进区域间各项资源的有机结合,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各地区间的行政部门需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机制,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有效保护、对旅游市场和旅游服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创建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3.2提高乡村旅游规划水平
        近几年,乡村旅游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乡村并没有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起全域旅游的发展观念。这就要求各乡村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来面对如今的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全面收集、整理和归纳各方资源,创建资源库。利用资源库提供的信息请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规划,编制出符合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强产业间的融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3.3促进乡村旅游其他产业融合
        无论乡村旅游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其旅游业的根本属性,而在全域旅游战略的总布局下,乡村旅游将一二三产全方位、多层次的集聚、融合,有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第一,打破乡村旅游和传统农业之间的界限,创建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业态。将传统的农业劳动、田园风光变成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满足游客体验城乡生活方式的求异心理。第二,使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手工业的生产紧密地联合起来,发挥农副产品的特点,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第三,让乡村旅游和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休闲体验、文化娱乐有机结合,提升业态产品体验效果,构建多产业集聚、联动闭环发展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带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3.4健全乡村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增加绿色旅游产品供给
        在资源开发等领域,生态补偿制度已经得到实践,应用于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有利于全域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与主体激励。生态补偿制度充分考虑了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成本与环境资源价值,通过生态补偿可以保护当地居民利益,以制度建设降低全域旅游开发的阻力,也有利于生态旅游产品创新与推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与人文旅游资源,转变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以全局思维优化全域旅游时空布局,深入挖掘旅游潜力,打造地区性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全域旅游生态开发地区品牌,扩大影响力。
        3.5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公共服务,提供全域旅游开发保障
        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的发展趋势下,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全域性开发,需要从三个方面完善公共服务与制度体系。首先,政府需要拥有完善的规划方案,并且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与指导方案基础上,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制度依据。其次,完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划定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红线,为乡村生态旅游的有效监管提供依据。然后,全域旅游需要地区内完善的旅游设施由精细化的软性服务来配合,并且定期对其进行提升与改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游客提供便捷、智能的导览、咨询等服务,从而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让游客认识到乡村生态旅游的便捷性,有利于提高旅游满意度,项目体验度、满意度和人性化智慧化合而为一形成乡村生态旅游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全域旅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实现不仅能使我国旅游业突破传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实现新的飞跃,还能使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所以,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爱琳,柳光露,孟芷卉.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7(1):253.
        [2]廖碧芯,张河清.全域旅游视角下博罗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17(1):48-53.
        [3]谢宁光.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8):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