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鸿晟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13
摘要:指出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筑领域的一场信息化革命。BIM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设计视图的三维性、有效地减少设计变更及缩短设计周期、实现对施工成本预测性控制。对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得出了BIM技术在建筑模型设计、结构模型设计和机电模型设计中的价值,为建筑设计新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建筑设计;应用价值
1 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一般将其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这是现代建筑领域、工程领域一种有着广泛引用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手段。具体来说,BIM技术就是以建筑工程各项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数字化模型,通过这个模型能够对建筑的真实性展开全方位的模拟,从而有助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等。当前BIM技术已经被广泛引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并且对推动建筑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的进一步推广应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首先,运用BIM技术展开建设设计,不但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准确性,控制设计成本,更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环境收益。BIM技术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运用BIM技术能够对整个工程展开有效的模拟,从而对设计方案展开不断的优化和改善,以更大程度地保障方案的合理性。其次,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兼顾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达到优化配置建筑资源,降低成本损失的目的。再次,运用BIM技术能够让建筑构件的生产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提升建筑构件的相关效率。最后,建筑行业中应用BIM技术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信息沟通,从而使整个行业得到稳定的发展。
2 BIM技术特征
2.1信息化集成
信息集成功能是BIM技术最大的特征,主要是该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起来并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是一些结构尺寸数据、材料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该功能的实现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体现:首先,能够整理核算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其次,对设计过程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传统的设计过程,设计人员必须亲自对各个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而BIM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为设计人员减少大量的工作时间,且所得出的数据相对精确,建模过程也更为精准。此外,BIM技术能够进行三维模型构建的同时保留了传统的设计功能。这样一来,设计者若发现模型中存在某些缺陷就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改,从而完善设计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后续施工过程。
2.2相互协调合作性
就当前来看,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仍然不是很成熟,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进行设计。其次,还应当结合用户的意见和要求,综合各种设计数据进行参考,让这些方面相结合促进其协调运作。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建立3D模型来对实际的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说,3D模型是整个技术的核心。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建筑过程进行立体感、视觉感的呈现来帮助工作人员解决问题,提高设计阶段各环节、各部门的相互协调性,防止出现协调合作问题而对设计进度造成影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3可传递性
BIM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建模的方式来整合各个信息数据,让各个数据能够实现顺畅传递,最终能使得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运营。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说,BIM技术系统自身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防止出现失误问题,影响设计。在对图纸的处理过程中也可以直接看出数据,并且要比手动测量得更为精准,以此来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当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3.1注重建筑工程项目设计BIM建模标准的科学建立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来说,在正式实施以前,都应注重建筑工程项目设计BIM建模标准的科学建立。在建模标准中,涵盖了针对Revit样板文件、工程项目族文件、出图标准的规定、模型的拆分要求、相关变更提资、协同文件的标准管控、模型文件的标准存储和利用、文件的命名等内容。依据图纸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图的标准化建模,并采用BIM技术深化该方案,以便达到施工图的深度,实现工程项目的标准模型构建,并根据有关施工图的模型出图,发挥BIM技术的作用。有关设计模型、元素进行深化、转换和传递时,需要确保信息更加完整,避免出现信息泄露、失真的情况。把相关方案设计模型、信息及时传递至初步设计时期,把初步设计模型、信息及时传递至施工图设计时期,对施工图设计模型与信息加以深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算量,还是分析工程的经济成本模型,均需要有效进行,并参考具体的数据信息,适当增加相关模型构件元素,与工程量、经济成本方面的信息有效关联,以达到科学制定投资估算、概算和预算方案的目的。对于模型元素而言,需要拥有统一化的分类、编码和命名的规定,并且构建标准的BIM构件库、信息数据库等。而模型元素信息则涵盖了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
3.2做好全专业模型的构建工作
有关BIM建模人员需要依据相关要求,设计初步的二维图纸。为了让设计效果更加立体,可以运用涵盖建筑、结构、设备、精装修、园林景观和市政等不同专业的三维模型。建立的BIM模型需要以企业的标准实施,根据相应的可视化程度情况,梳理建筑、结构、精装和相关设备间存在的关联,把基本信息添到相应的模型上,实现整体模型的构建。运用BIM技术时,需要借助Revit软件、Navisworks、showcase等软件加以完成。依靠Revit模型的深化,能够进行建筑方案、全套施工图的设计,形成相应的平立剖面图,并且导出至3dmax中形成相应的后期效果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Revit建筑软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深化到施工图。对于Revit结构与设备方面,依然处于建模的时期,能够体现设计纠错、管线的改进等功效,科学设置Revit导出图层,然后对导出的图纸加以利用。
3.3确保碰撞检查改进设计的合理性
当模型建立结束后,可以运用Navisworks软件实施碰撞地检查,并且出具详细的碰撞报告,同时把相应的碰撞情况加以记录下来,然后整理为文档、图片,交由相关设计人员加以讨论,并且有效改进碰撞检查工作,同时不断改进相应模型。具体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有关设计人员能够为施工人员发送相关模型图,有效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使后续的施工返工率得以下降,节约施工成本。
3.4加强全专业施工图出图管理
当整改管线综合与改进模型之后,需要依据有关设计院的规定,利用Revit制作全专业施工图。对于建筑专业而言,能够制作平面、立面、剖面、详图等;对结构专业而言,则能够制作模板图、预留洞图;而对于水、暖、电等不同的专业,能够制作平面图、详图,有利于明确安装的具体地方,实现了深化设计的效果。通过对施工图进行优化处理,能够降低图纸中错误的发生率。
小结
综上所述,BIM技术是一种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的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中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对于优化建筑设计,提升设计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对BIM技术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冯浩.BIM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66.
[2]杨舒,焦体静.基于参数化BIM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61-62.
[3]刘春.BIM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4):17.
[4]罗达乾.BIM技术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