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130219901210XXXX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时间、建材价格浮动、施工图纸质量等因素均会影响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本文将简要阐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全过程资金管控为目标,科学合理优化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方法,保证建筑工程实际建设资金可满足工程造价预算金额的一般要求。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控制;造价预算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的造价与成本同建筑工程的质量密不可分,同时也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是否合理恰当,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同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影响。面对成本逐渐提高的情况,建筑企业需要认识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建筑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1浅析动态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以前,建筑行业多数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过程中,使用粗略的、具有明显技术风险的管理方法,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所建设的产品质量比较差,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建筑需求。同时,投资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职责划分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同,进而出现交叉管理、疏漏管理等情况,非常不利于造价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工作,从而给投资企业或建筑施工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当下,建筑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妥善减少建筑工程各类企业之间不正当合作行为,让各企业可以凭借经济实力、技术等优势,赢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多数建筑工程造价公司的管理人员具有超前思维,已经先一步知晓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动态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消耗的资金总额,科学扩充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总额;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遇到的施工场地环境状况均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此类意外情况的影响。在没有提前做好有效的、可行的管理计划的前提下,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达标等后果,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与投资企业之间出现各类经济纠纷问题,而此类问题又会以一定的形式和效果反作用于工程造价过程,继而影响工程造价过程的整体效能。从此角度分析,建筑工程各企业若要确保公司的经济效益,满足投资企业对工程质量、进度、服务等需求,应当从工程造价入手,通过实践动态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投入成本的支出情况,预防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2.1全过程
在前期的造价管控工作中,通常只注重对施工图纸以及竣工结算内容的审核,此种控制手段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作用,但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一旦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未能参与其中,不能对工程造价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极有可能产生实际与预算差距过大的问题。由于造价管理工作未能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致使工程投入明显超出预算范围,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实则上,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实现经济最大化方面,还表现在对人力、物力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因此,要想实现对工程造价以及成本的有效管控则需将工程造价管控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实施阶段,从决策、设计到最终竣工阶段均需要进行造价控制。施工过程中,通过对被控制者的实际值以及计划值的对比,对施工过程进行检验与监督,以此来实现最终的工程造价管控目标。
2.2全要素
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造价管理的本身,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例如,环境因素、质量因素、工期以及施工安全等,努力做到工程造价、质量、安全、环境以及工期的统一管理,方能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在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人们通常习惯将具体的施工费用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工程造价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此外,环境、质量、工期以及施工安全等因素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讲,如果能够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上,缩短工期便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投入。因此,在开展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时,应致力于发挥好全要素的协同作用,通过各类要素的协调配合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2.3全方位
建筑工程具备造价成本高,施工工期长的特性,要想保障工程造价在预期范围内,则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全方位管理工作。最有可能发生变动的因素为施工材料的价格、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费用等。其中,施工材料价格的变化幅度较大,如不能及时发现施工材料的费用变化问题,则很有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效果。因此,建议相关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取得有效地联系,并且及时洞悉市场施工材料价格变化的趋势,确保能够及时制定可行性的成本控制方案,保障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改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现状的途径
3.1注重立项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及高层管理者在确定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是否具备承包建设的价值,应当不要受主观意识的影响,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可操作性百分比,预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以获得的经济收益,认清本企业是否具备承包建筑工程项目的资质。只有提高建筑工程决策结果的正确性,才能大致估算施工成本总额,缩小成本预算的误差性,进一步增加中标几率。
3.2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力度,满足工程造价的成本要求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果可知:施工图纸的质量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投资企业的负责人想要合理节约、缩减投入成本,应当选择一家信誉高、图纸质量高、设计水平过硬的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内知名的设计师都要设计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初稿,投资企业的技术员、管理人员、造价人员经过协商决定具体选择那一份设计图纸,以此保证施工图纸的完整性、可行性。设计师在对初稿进行修改、添加内容时,应当明确投资企业的实际需求、施工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实用性比较高、实践效果比较好的施工技术,在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减成本支出,提高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效果。
3.3优化施工作业阶段的成本管理,适应工程造价的具体要求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部门一致同意的施工进度计划,积极配合应用造价咨询公司提供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确保可以做到及时了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各个工序成本控制情况,明确实际造价金额与预算造价金额相差值,尽可能通过动态调控的方式,让二者处于等同或接近状态,进一步提高投资企业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施工企业要将这项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建筑企业与相关人员都要认识到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结合企业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对成本进行优化控制。在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全员参与,在工程的预备、施工、竣工时期进行管理与控制,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提高建筑工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发展,提高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素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居舍,2020(32):147-148.
[2]吴晓浜.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J].四川水泥,2020(11):237-238.
[3]缪琳.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及目标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20(10):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