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必须认真落实。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举措,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期,村庄规划是土地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是土地空间开发和实施土地空间利用控制的重要法律依据。本文简要论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问题。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思考
村庄规划属法定规划。在土地与空间规划体系中,村庄规划是农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基于多个冲突和集成,使用最小的管理单元。从全局出发,对村庄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相应的安排。在国家土地规划体系下编制村庄规划,对村庄发展、实现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1.1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离
通过观察村庄规划在领土和空间规划体系下,可以看出,规划内容主要从村庄发展的角度来看,土地管理和村庄的安全,和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准备,但它是研究农民的实际需要的内容很少。农民真正的需求其实很简单。真正的答案可以从《空心屋》、《空心村》等事件中得出。农民选择在城市工作的原因是他们可以在城市获得较高的收入,这样他们的孩子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享受城市的医疗标准。然而,尽管目前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但效果仍然不令人满意。这个问题是规划一个村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
无论是原土地部门主导的村庄用地规划,现行城乡规划,还是房屋建设部门主导的村庄建设规划,以及土地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以上都是工程建设规划。将项目建设和土地利用控制作为村庄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新一轮的村庄规划比以往的村庄规划更加关注生态问题,包括耕地保护、生态恢复、土地综合管理等。但从本质上看,新一轮的村庄规划仍然注重工程建设,缺乏对人文的真正关怀。
1.3缺乏社会学方面的考虑
审视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可以发现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忽略了村庄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仍然局限于工程范畴。在村庄规划体系中,农村社会学还没有被引入。近年来,留守儿童、农民工等问题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些案件折磨着每一个公民。新一轮的村庄规划是村庄更好的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平台。社会学理论、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应纳入规划系统。从一个全面的、多维的角度来看,这对农村来说是很重要的。深入研究,更好地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的探索
2.1注重空间规划
国土和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要立足生态优先,加强管控,尽快落实管控指标。通过利用控制、减量规划、生态修复等,实现农村土地保护水平的综合整治和提高。这样可以实现村庄生产空间的集约化、高效化,提升生活空间的宜居性,使村庄生态空间更加美丽,实现农村经济振兴。
2.2将产业发展作为动力
在新一轮的村庄规划中,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更快的实现美丽村庄的建设。产业发展是基础工程,也是持久动力。做产业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村庄的特点,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处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短期建设和长期发展,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个人发展与其他关系。
2.3将用途管控作为保障
在规划一个村庄时,要以土地为载体,然后按照土地利用控制的规则,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在规划上,要把农村生活的需要和工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对工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使土地和空间规划与其他规划有效衔接,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根据村庄类型和项目需要,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调配,合理有序使用村庄用地,有效保证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
3完善村庄规划编制的措施
3.1从工程规划迈向政策规划
现阶段村庄规划仍以工程建设为主。这样的计划对政府是有利的,但是死板,实施效果不是很好。村民的真正需求不仅仅是通过工程建设来解决的。就目前情况而言,需要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进行政策性规划。这是村庄规划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村民可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村民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个人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
3.2强化多领域、多专业的合作
村庄规划涉及多个领域,是一项相对复杂的任务。目前,村庄规划往往依靠城乡规划者来制定村庄规划。城乡规划者虽然是专业人士,视野广阔,但很难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规划村庄的时候,应该成立专业的项目团队,进行更专业的研究和讨论。此外,村庄规划在整体土地空间规划中属于详细规划。在规划时,有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制定村庄规划制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
3.3转变理念,共同缔造
在规划村庄时,相关规划师需要转变思维和观念,注重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指标控制和土地利用控制的思维。在规划中,坚持设计思维,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4新增历史文化和风格村庄保护区
虽然很多农村地区很小,但传统的农业文明却很强。这些空间是传统村庄农业文明最常见、最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地方大多反映了村庄的历史、文化和风格。建议增加新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村庄保护区,并依法保护这些空间,对其进行评价和保护。
3.5“开门编规划”的组织初探
长期以来,村民参与程度低一直是村庄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很难制定出一个实用易用的规划。提出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协调模型。以村民为主体,村民沟通协调行动。对于拟规划的村庄,建议在不同条件的村庄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地方规划者的组织:农村规划者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规划者在其停留期间可以对村庄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有足够的机会与村民沟通和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避免设计师只在村里呆上几天,片面了解农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村庄+规划组织:村民是比其他人更了解村庄,想要发展村庄的人,但对村外社会的快速发展没有全面的了解。村圣人是知名的、可信的,可以成立村圣人小组,作为村民与规划者之间的桥梁。组织“社会+学院”:条件不允许的村庄,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完成培训。相关公司负责组织和志愿者,以及作为参与者的大学生。大学生通常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通过村庄规划的经验,他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规划技能。
总之,在新时期,国土规划制度下的村庄规划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注重生态保护。村庄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个分支。这是一份村庄建设的详细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必须根据村庄发展的历史和村庄的具体布局,协调好城乡关系,实现两个目标。整合整治,节约土地资源,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村庄的美丽发展。
参考文献:
[1]艾玉红,董文,吴思,高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1,39(01):24-31.
[2]袁源,赵小风,赵雲泰,詹运洲.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级谋划与纵向传导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0(06):43-48.
[3]贾翠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J].华北自然资源,2020(0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