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灌注桩桩底清孔施工技术及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罗泽祥
[导读] 摘 要:桥梁灌注桩桩底清孔施工技术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必须要应用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应用对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有着直接影响,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长沙市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桥梁灌注桩桩底清孔施工技术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必须要应用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应用对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有着直接影响,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依据规范和要求进行桩底清孔施工技术应用,避免违规性操作避免违规性操作而降低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损害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灌注桩桩底清孔施工技术;效果
        引言
        以往很多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完成后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追溯质量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在于桥梁灌注桩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注重桩底清孔施工技术应用,导致灌注桩底部存在杂质影响了灌注桩施工质量,桥梁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预定标准。掌握桥梁灌注桩桩底清孔施工技术应用控制要点,强化施工技术应用成效。
        1桥梁灌注桩桩底清理的重要性
        结合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规范可以了解到,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保证摩擦桩混凝土施工材料灌注中桩底沉渣厚度控制在15cm范围内,端承桩桩基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桩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测,厚度需要控制在5cm范围内,沉渣厚度控制对桥梁工程项目灌注桩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根据相应调查数据所显示,沉渣厚度如果超过标准控制范围,那么桩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情况下会下降25%,桩体结构的轴向力以及侧向摩擦阻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为桩体结构底部沉渣厚度较大,结构整体稳定性受到负面影响,当桩体结构承受较大的承载力时,沉渣层会出现严重的变形情况,桩体结构也会出现较大的位移,这对于桥梁工程项目整体稳定性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距离桩端20cm范围内的桩侧阻力影响是最大的,沉渣厚度越大,阻力指数就会越小,严重情况下阻力指数会下降到原有的一半。所以在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桩底清孔施工技术的应用,依据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施工技术应用成效。
        2清孔工艺选择
        桥梁工程项目灌注桩桩底清孔工作主要是利用流动性的泥浆,使得桩孔底部存在的固体沉渣可以得到有效的清除,泥浆的流动性带动桩底沉渣从桩孔中去除。结合施工技术应用的设备类型以及循环方向,可以将其概括性的划分为正循环清孔技术、泵吸循环清孔技术以及气举反循环清孔技术,实际施工中正循环与气举反吸循环这两种清空施工技术应用最为常见。
        正循环清孔施工技术实际应用中,施工技术人员首先将比重低于1:1的泥浆材料利用专业设备将其输送到灌注桩底部,泥浆具有粘连性会带动孔洞底部存在的沉渣,然后利用混凝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进行填补处理,输送到地面后将泥浆送到循环槽与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泥浆的利用效率,降低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不必要成本消耗。施工技术的优点在于应用的设备操作简单,只需要利用泥浆泵和导管便可以完成施工技术操作。

技术的缺点在于消耗时间较长,同时施工中会受到流沙层的干扰从而影响清孔质量,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不良塌孔事件产生。灌注桩孔洞底部如果存在较大的卵石,而选用的泥浆泵功率较小,则会出现沉渣悬浮在一定高度无法排除的情况,孔深增加清孔成效也会逐渐降低。以某桥梁工程项目建设为例,施工中灌注桩孔洞深度最高达到了92m,较深位置的沉渣在该清孔施工技术应用下很难进行有效排除,桩孔周围沉渣厚度也呈现除了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判断正循环清孔方式在较大、较深灌注桩清孔施工中并不适用。
        气举反循环清孔施工技术应用原理在于利用空气压缩设备将经过压缩处理的气体送入到进风管,空气由风管底部排出并且与输入到灌注桩孔底部的泥浆进行混合,孔洞底部存在的沉渣在压缩气体冲击下会处于悬浮状态。通过管内外液体密度差,泥浆与空气、沉渣会随着预先设置的导管向孔洞上部流动,最终被排除在灌注桩孔洞外,混合物会被送入渣篮。泥浆经过沉淀处理,其中存在的沉渣被排除,经过处理后的泥浆会被循环利用。这种清孔施工技术可以弥补正向循环清孔施工技术的不足,但是应用成本消耗较大,需要结合桥梁工程项目建设实际需求选择应用。
        3清孔工艺成效
        正循环清孔施工技术对于那些浓度较大,同时沉渣覆盖密度较大的灌注桩清孔中并不适用,清孔成效不够理想。施工技术实际应用阶段,技术人员可以观察到孔内排除泥浆密度会逐渐提升,泥浆流动性会逐渐的降低,同时也会了解到孔内存在大块絮桩泥浆块流出,如果没有对该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泥浆块会在提升过程中混入混凝土中,从而对灌注桩成桩质量造成非常不良影响。这时施工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应用气举反循环清孔施工技术,该技术作用下超过10cm的卵石也可以有效性的排除,经过该技术处理灌注桩底部沉渣能够有效性的清除,同时混凝土材料灌注过程也会更加顺畅,对于提升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有着积极影响。正循环清孔施工技术消耗时间较长,相比气举反循环清孔施工技术清孔时间消耗较短。
        结语
        正循环清孔施工技术在厚度较小、密度较小的桥梁灌注桩清孔处理中较为适用,虽然消耗时间较长,但成本消耗较低。气举反循环清孔施工技术虽然成本消耗较高,但是清孔成效较为良好,可以降低桥梁工程项目整体施工工期,对于强化灌注桩施工质量有着积极影响。在桥梁工程项目灌注桩清孔工作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合理选用清孔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2]吴迪.钻孔灌注桩在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10(11):40-42.
        [3]白洁.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19(19):35.
        [4]唐晓明.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解析[J].门窗,2019(21):72+75.
        [5]陈海煌.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J].智能城市,2020,6(11):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