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西南公司 成都 610041
摘要:BIM技术即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信息化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而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系统工程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大型建筑施工项目,BIM技术具有可视化、信息化、三维立体等诸多优势,通过三维建模帮助现场各个环节的施工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从而提升施工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BIM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房建工程;施工;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项目为一栋单体,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工程总建筑面积为约6万㎡,建筑高度为131.4m,共计35层,无地下室。其中G层为大厅,1-5层为车库,6-7层为休闲娱乐区、健身房、游泳池及物业办公区,8-36层为商务套房。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转换层为1.4m预应力厚板,标准层为剪力墙结构。周边施工可用空间资源有限,施工场地极其狭小。本次建筑工程施工采用BIM技术,结合现场施工状况展开分析,制定技术方案与优化措施。
2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
2.1 BIM技术应用流程
2.1.1 采集数据
通过BIM技术实施建模,在建模前期进入施工现场展开勘查,了解现场机械设备配置、建筑原材料采购、设计图纸等实际情况,确定建筑施工的重难点,获取关键信息将其加以整合之后,上传到数据平台层中,将本次建筑工程所有数据有效储存。
2.1.2 优化BIM系统结构
采用BIM技术一般会创建管理系统与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获取数据。结合工程现场施工情况,优化施工进度,使得现场施工管理能够更加深入的实施。除此之外,BIM技术也可以优化BIM系统结构,确保该项技术功能优势能够充分体现,加强施工管理效率。
2.1.2 现场施工环节细化处理
BIM技术整理大型工程的施工数据,将关键性信息作为建模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技术人员,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分类、整合与分析,创建BIM模型。一方面将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加以简化与优化,使得现场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BIM系统之间统筹协调,可以发挥出系统的功能优势。在BIM系统中设定管理权限,促使施工管理能够深入落实。与此同时,BIM技术对现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也是操作BIM技术进行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
2.2 BIM技术与建筑施工的结合
2.2.1 管线碰撞与排布处理
本次主楼结构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不同专业设备管线铺设,考虑到管线比较复杂,经常出现管线之间交叉碰撞的现象,会对室内净高带来影响,进而出现返工问题。以往管线设计主要采用二维管线综合设计的方式,对专业管线排布进行协调,难免会存在失误或者布局抽象等问题,本次管线碰撞与排布施工专门采用BIM技术,创建BIM模型,针对所有专业碰撞组织检测,获取针对性的碰撞检测报告,有效规避了碰撞问题。开展BIM碰撞检测,在施工图纸会审、施工图纸深化设计与碰撞检查等诸多环节均有所应用,通过BIM模型展开智能识别,了解所有构建的基本属性,随后操作智能软件进行合理性检查,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按照最终得到碰撞检查结果分析碰撞点,不仅可以优化设计图纸,还能够避免成本浪费。
2.2.2 净高分析与空间设计
建筑室内净高的分析,利用BIM模拟预建造手段,可以清晰地了解建筑工程各个区域净高,按照制定的净高要求、管线排布规划方案展开分析,检查BIM分析结果,对比该结果和精装修原设计净高之间的差别,并且明确两者之间的增减关系,保证建筑装饰空间美观性。与此同时,获得净高分析结果后,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在设计图纸中清晰标注,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比,联系设计人员及时调整,以免后续施工环节再次出现不必要的设计变更行为,延长施工周期。
2.2.3 预留预埋优化调整
本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项目的施工,在墙体砌筑环节采用竣工模型,按照机电管线路径标高与设计图纸中的数据,提前预留预埋孔洞和预埋件,通过BIM技术具备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创建BIM模型之后,便可以直观了解预留预埋孔洞所在位置,避免重要信息遗漏问题,也能够保证预留预埋孔洞精准性,并且提升了这一部分的施工效率。该工程机电管线布设相对复杂,室内外之间的衔接也面临诸多要求,如果预留预埋环节存在问题,必然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缩短建筑的使用期限。本次施工中采用BIM技术,将以上问题及时解决,并且使预留预埋更为精准,按照竣工模型中的机电管线排布情况,为精准预留预埋作业提供便利。
2.2.4 施工现场模拟与指导
BIM技术具有虚拟建造这一项功能,为现场施工提供专业性指导,大型建筑中的机械设备、机电设备等构件,也可以利用BIM技术搭建尺寸模型,现场施工重难点与重要的施工工序展开施工方案模拟,一般可以运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该软件还具备动画模拟设计功能,将现有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自动化分析了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环节潜在隐患,在施工现场逐一排查,确保各个专项方案内容合理与可行。除此之外,BIM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建筑的业主、施工单位等主体更加详细地理解施工方案内容,按照业主提出的建议修改。除此之外,BIM技术也可以在施工方案模拟交底中运用,有利于提升这一环节的施工效率,通过原预留洞口展开机电施工,创建BIM机电施工模型还原度非常高,保证施工现场模拟与指导建议的可行性。
2.2.5 工程量清单精准计量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设计而言,编制工程量清单非常重要。那么在这一环节也可以采用BIM技术。将其运用在参数化设计环节,创建模型之后采集不同类型的建筑原材料实物量,按照清单生成规则,由系统自动编制工程量清单。该清单中涉及现场施工需要运用的管道材料、节点大样、施工图片与BIM生成料单等诸多内容。工程师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按照材料清单库明确材料采购需求,并且根据采购重要程度引用分级管理模式,发挥BIM技术在工程量清单计量这一环节的优势,加强计量精准性。
2.2.6 BIM智慧集成管理
本次主体工程项目采用BIM技术,专门搭配智慧工地平台,实现BIM信息化的集成管理。施工人员利用创建的BIM模型在线观察现场施工情况,并且将质量安全和BIM模型紧密衔接,了解BIM进度与工艺交底情况,通过实体建筑信息和BIM模型的对接,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保证建筑工程运维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具有三维建模、现场施工可视化管理等诸多功能,帮助施工人员获取准确的施工数据,优化建筑施工方案。将BIM技术运用在大型建筑施工中,是创新建筑工程技术的有效举措,提前完成建模,可以根据业主要求调整施工方案,以免后期不必要的返工,也可以在建模之后及时发现问题,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结合应用,还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的集成化管理,这也是今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技术。
参考文献:
[1] 姜安民,董彦辰,刘霁,等.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2):62-64.
[2]童振龙.BIM技术在土建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11):131-132.
[3] 安忠平.刍议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