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陈婵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陈婵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愈加旺盛,既要满足建筑企业跨区域经营,又要通过大数据治理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
        广西莲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愈加旺盛,既要满足建筑企业跨区域经营,又要通过大数据治理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才能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目标,继而促使建筑企业能够长期、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对新时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1制约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与问题
        1.1财务信息化管理目标不明确
        尽管绝大多数建设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软、硬件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企业内部人员对财务信息管理具体要求及目标认识不够明确,继而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未能真正地发挥财务信息化管理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具体表现在,一些建筑企业只重视建设过程,对各部门之间应该形成的连通性置之不顾,继而呈现一种“小区域聚集”现象,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的便捷性。而无法大面积地实现信息共享、保障数据便捷性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自然影响业务交叉部门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从而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和进步提供服务。
        1.2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大多数建筑企业缺乏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尤其是个别建筑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内部并未建立严格的互联牵制、内部审计、会计符合、审批授权等制度,导致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纰漏,极大地提升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企业未在内部建立科学、严谨的制度,很容易就造成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缺乏管理依据,导致核心数据泄露、账目不实等现象出现,而不准确的会计信息又要流转建筑企业各个部门及负责人手中,最后以方案的形式呈交给决策者,由此可见,制定严格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稳定的内部管理环境对建筑企业维护正常运营而言至关重要,而不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极易造成决策者决策失误、会计核算混乱以及资金被侵占等风险,不利于建筑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1.3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建筑企业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分为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三个方面,以往绝大多数的财务管理模式只涉及资金流,且因某些原因不能对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流进行全面分析。尽管现在不少建筑企业摒弃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转向较为前沿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但是,受某些因素干扰,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依旧放在经济效益之上,对财务信息化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不到位,造成业财管理一体化工作难以推进,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的数据仍是各自运行,信息整合的难度加大,严重制约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效率。
        2建筑企业建设一体化的财务管理具体思路与措施
        2.1加强思想建设并明确管理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给建筑企业人员调配、工作流程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财务相关人员需要以新的工作模式去处理财务事项,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财务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还需要对财务信息管理流程和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建筑企业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财务人员信息化思想建设:第一,管理者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此举可在基层中形成共识,为统一思想做出铺垫。

第二,企业定期安排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使其对财务信息化管理要求及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财务信息管理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这样财务人员才能从实践中意识到系统间连通性的重要性,继而根据问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整与优化,保证其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2.2形成完备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预期效果,势必以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为前提,以会计核算制度为保障,企业只有通过严谨、规范的制度对内部行为进行有效制约,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对策预防和化解。具体做法:首先,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和企业自身管理方向,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制度深入贯彻企业运营管理全过程之中,内容涵盖企业所有业务与事项,实现财务精细化、精准化管理,以此做到不留盲区。其次,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严谨性与完整性,相关人员根据企业内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流程和信息编码方式,以免各个子系统之间因数据编码方式不同而造成数据失真,同时也能对数据进行集成化,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3积极搭建财务信息化平台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落实很大程度取决于统一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建筑企业在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基于业财融合需要编写科学、统一的索引检索编码,将各经营销售处的信息进行集成化处理,力求做到数出同源,以此提高财务信息应用率和共享程度,提升数据的安全保密性以及完整性,同时也降低了各级管理、分散管理过程中出现资料保管不利,导致信息泄露、遗失的风险。第二,统一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流程,使得企业所有职能部门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均统一收集并保存在平台数据库中。比如,销售管理系统做好销售记录、保留销售发票,采购管理按工作流程下推各类出入库单,发放采购发票,由系统下推生成凭证;费用报销模块按工作流程审批后,根据费用类别生成凭证,以此减轻财务人员工作负担,同时保证数据处理的效率与质量。此外,财务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软件,将企业所需的信息汇总为报表,既能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还能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在线共享。
        2.4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建筑企业在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时,除了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以及风险评估机制外,还需要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增加身份证识别、防火墙等风险控制手段,来进一步提高财务数据安全。具体做法:第一,建筑企业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实时监管企业经营过程中动态变化,并将企业经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风险环节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一旦发现风险预警线偏离安全范围,系统便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再由专业人员对导致风险发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从而确保建筑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第二,建筑企业理应动态或定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病毒入侵、软硬件损坏等各种可能性而导致数据丢失情况出现,并对进销存脱节的模块及时升级或者更新,这样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面对庞大的流程和复杂的环节走向时,也能保证模块之间以及系统之间能够持续正常运行。此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加强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制定相关制度或准则来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同时根据岗位职能给予相应的系统查看权限,防止由于操作员粗心大意或者不法分子居心叵测造成数据失真或泄露,从而对建筑企业经济上造成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财务管理,旨在实现跨区域实行管理,以及提升整体管理效率,增加经济效应以及市场影响力。众所周知,搭建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需要企业下足功夫,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提升、优化才能打造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因此,建筑企业理应针对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优化与升级,才能推动自身迈向现代化管理行列。
        参考文献:
        [1]郭小萍.浅谈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J].经贸实践,2018(6):43-44.
        [2]马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会学习,2019(28):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