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实工程招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已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建筑施工要求,对于现阶段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来说,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在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的节能环保。合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节约资源、提升建筑资源利用率,还能在施工过程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推动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 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1.1节省能源和资源消耗
实施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目标是在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节省能源和各项施工材料的消耗,以此来减少资源浪费,从根本上降低建设施工对城市产生的负担,同时能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很长一段时间内,施工企业多采用粗放式的施工管理模式,在绿色施工技术上的探索和应用较少,以资源换效率、以污染换效益的情况普遍存在。而绿色施工技术是技术与理念的集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用量和能源消耗有着严格的规定与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进而使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工期、质量和安全实现协调统一,建设施工中的绿色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1.2加强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
绿色施工技术既强调技术的应用,又要求整个施工过程都要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施工管理与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强调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清洁生产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建筑垃圾与废料的产生。这二者对建设施工的绿色理念和技术选择提供了指导。
同时,2014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也提出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一是“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体现全过程全寿命控制,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各项环保政策的实施以及技术标准的颁布,推动了环保理念在建设施工中的落地实施,也突出了建设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3推动节能减排
建设施工项目通常周期长,对环境的影响是持续且深远的,同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因此只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推行绿色施工技术,才能对施工项目全流程的能源消耗进行合理管控。从国家发展和民生需要的角度来说,绿色施工技术既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GlobalCarbonAtlas汇总的计算数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国家,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较低,说明我国施工建设应大力推动节能减排。
绿色施工技术从2个方面实现节能减排:一是减少资源消耗,运用清洁能源、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等,从源头上节能减排;二是合理选用材料,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同时包括对扬尘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和有害气体的控制。此外,绿色施工技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效率。材料在施工建设成本中通常超过70%,而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能降低材料损耗,进而减少运输和人工等附加成本,提高施工项目总体效益。
2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建设场地扬尘管控
在建筑工程的日常施工中,诸多建设环节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严重背离了绿色施工理念,也对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所以,需要对其中的核心污染源进行严格把控,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扬尘。
运输土方、垃圾、设施、材料等物资是如今建筑工程建设环节不能规避的关键工作之一。然而在具体运输工作开展阶段,时常会出现物料散落、泄漏等情况,直接造成了工程建设场地中扬尘情况高频次出现。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实施严密的封闭举措。
在运输阶段,需要切实管控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从而有效规避对道路产生污染的情况;在作业阶段,为了管控扬尘的高度,可以妥善运用洒水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规避扬尘向外部进一步扩散;在建设安装阶段,对于大概率会出现扬尘的材料进行覆盖,从而更好地管控扬尘问题的出现,保护周边环境。
2.2水污染管控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防护与高效化应用同样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建筑工程建设中对水资源污染的管控与防护,可以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品质,推动建筑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具体的建设阶段,需要对水源匮乏区域利用边坡支护技术来进一步提升隔水的优异效果;在地下水回灌阶段,需要切实规避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依据我国现行的污水排放标准来进行工程建设场地污染的规范化处理,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污水进行科学的分类,依据具体的类别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与此同时,需要运用标准化的水源品质检测设备对排放污水进行严格的检测。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对于有毒和有害的材料,需要进行较为严密的隔水层设计,规避其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加强对雨水的充分收集与利用,从而实现现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意义上推动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2.3光污染管控
建筑项目工程中的光污染问题也是建设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在工程建设阶段,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照明、电焊操作所产生的光污染对周边环境与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是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速率与品质。所以,在夜间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增设灯罩等防护设施,规避照明设施的亮度过高而造成严重的光污染。同时,为了避免焊弧外泄,控制工程建设环境污染,减少对施工人员身体的负面伤害,需要规范应用相关的遮挡设施[3]。
2.4噪声污染管控
针对建筑工程建设阶段的噪声污染,需要开展系统化管控,规避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建设场地中的机械设施与人员操作所引发的多样化声音是造成噪声污染的核心因素。目前建筑工程建设场地所出现的绝大部分噪声已经严重超出我国工程建设所要求的标准范围,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所以,需要全面管控建设场地运作的施工设施,挑选品质优异且噪声相对较小的设备开展建设,在建设工程中也需要关注对设施所产生噪声分贝的切实管控。并且需要特别注意工程建设时间段的把控,严密遵循我国的相关建设规定,切实降低施工噪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5弃渣污染管控
弃渣污染指的是,因为不科学的方式对建筑垃圾开展处理而引发的污染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者缺乏环保意识,仅仅停留在追求工程成本节约上,对工程垃圾处理不及时,造成垃圾大量堆放,不仅会对城市环境产生损害,还极易滋生各种鼠虫、尘土污染和水质污染。对于弃渣的污染管控,首先应考虑弃渣的可利用性,如可否将弃渣筛选原地处理,并用于浆砌石水工保护;其次考虑外运按照工厂需求将弃渣送至矿厂或采石场;再次如果当地百姓需要,可向当地百姓供应弃渣等。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弃渣处理,应考虑集中处理,将弃渣集中填坑并用细土掩埋造田。弃渣场的选择一般根据现场地形、弃渣量以及岩性、降水、洪水等条件来确定,一般采取先弃后拦、先拦后弃、边弃边拦等防治形式,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绿色施工技术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利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环境能源损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江.论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62-163.
[2]李虎.于美豹.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193-194.
[3]刘向阳.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