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研究 张艳鹏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张艳鹏
[导读] 摘要:目前,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其已慢慢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得到有效保护,为建筑智能工程的正常使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河北碧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  050500
        摘要:目前,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其已慢慢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得到有效保护,为建筑智能工程的正常使用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形势下,结构的规模和数量都有所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性需求也出现增加的趋势。因此,现阶段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以保证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就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问题
        1现状分析
        1.1管理方式滞后
        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是经常见到的问题,而建筑智能化需要多个学科的运用,因此在实际施工时,要根据智能化系统和科学技术来完善施工内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科学的规划、浪费资源的情况,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还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常见的问题会很容易被施工人员忽略,大部分建设企业结合项目内容注重建筑,却忽略了后续的维护与管理。
        1.2技术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受到技术和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对智能化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当前,建筑工程在智能化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然而不得不承认,很多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并不适用,因此,为了强化智能化建筑管理水平,就要加强我国的独立创新。
        1.3设计过程不够完善
        现阶段,大多数智能化工程都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缺乏明确定位,对于智能化建筑理念理解得也不够透彻。受到以往建筑理念的影响,不少设计单位忽略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针对建筑具体的需要缺乏综合考量,在设计和规划时欠缺系统性,因此,对于建筑后期的运用会产生不利影响。
        1.4工程偷工减料
        在建设智能化工程的过程中,应投入大量的施工管线材料。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部分施工人员会私自缩小施工管线材料。同时,采购人员在购置管线材料时,选低价材料,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会蓄意更改管线安装路径,使得实际施工内容与设计方案不吻合。以上这些行为对智能化工程质量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5重建设和轻管理现象经常发生
        目前的智能化建筑建设中,欠缺合理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的技术人才,通常管理方式都是按照以往的施工管理来进行,方法较为落后。然而,智能化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施工管理应采用知识性管理,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管理时投入大量的资源,目前的大部分开发商都不愿意投入太高的成本,然而买房者却想获得较好的服务,使得出现了矛盾与纠纷。其次,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便会聘请一些专业性较低的施工人员,使得智能化建筑在运行中若出现问题,而且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这不仅影响了系统的有序运行,而且还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2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路径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前对建筑施工进行全盘规划较为重要,各个环节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细节实施均需提前做好规划,并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执行,以保证施工质量。
        第一,做好施工图纸的交底工作。施工图纸首先由设计人员根据建设要求与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因此,设计人员对每个环节具体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较为了解。为了保证实际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应做好设计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的图纸交底工作。工作人员可对图纸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细节问题展开探讨,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若发现图纸设计不具备可操性应及时反馈,设计师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设计,双方应对交底工作进行书面记录并签字确认。
        第二,做好设备进场的验收工作。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与其设施设备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施工中配件、耗材等均会影响整体建筑物。
        首先,仓库材料员应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符合建筑施工要求且达到相关标准,未达标产品应严禁进场。
        其次,施工方、监理方、供货方应积极参与到验收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工作规范严格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2.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2.2.1基础设施建设
        (1)管线敷设过程中,首先应保证管道材料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确保水煤气管道厚度达到相关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2)防雷接地施工中应确保钢管接地,未对钢管管径进行分析时,不可全部使用跨地线为CP6的钢管。(3)为了保证建筑物外观达到施工质量的要求,部分工程需要采用隐蔽施工的策略,因此,应提前暗敷PVC管。施工时应注意埋墙、灰层厚度、埋藏深度等均应符合规定,避免出现管线裸露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4)为了保证预埋工作符合建筑要求,涂刷墙面时应固定管道,以免在后期穿线的过程中,出现损坏墙面破坏的情况。
        2.2.2设备安装工作
        设备安装的情况关系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决定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1)安装前安装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设备具体情况、安装的流程与细节,保证设备安装工作可有序开展。(2)设备在搬运的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过度振荡导致螺丝松动,尤其是精密设备更应保证设备的完整度。(3)如果无法顺利安装,应及时分析原因,不可粗暴安装,避免导致受力不均匀,损坏设备。(4)在安装结束后,应对成品进行保护,尤其室外安装工作未竣工前,须做好设备的防水、防雨工作。
        2.2.3调适与运行工作
        智能化系统在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调适与试运行,保证安装的设备均可达到相应的要求,且能够正常运行。调适工作应由综合素质与技能较高的工作人员操作,一旦发现系统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设备,解决相应问题。
        2.2.4安全管理的工作
        建筑智能化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是有所差异的。两者之间存在的安全隐患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建筑智能化施工中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编制一些针对性的施工操作规范,保证施工安全。此外,在施工的工程中,需要在现场配备安全员,检查、预防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降低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与施工建筑安全。
        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整体检测与验收,验收完成后应上交质量报告。
        第二,应认真复核上报的竣工图纸,保证其与实际建筑物一致。
        第三,综合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若出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良好发展,除了在建筑技术方面加以革新发展外,还需要把建筑管理过程和现代化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进而更高效地提升建设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现状而言,管理过程中和现代智能化技术的整合还不够完美。若想改变这一状况,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加以强化,使智能化技术升级为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鑫.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3):163.
        [2]陈荣.试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6):2828.
        [3]魏光磊.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相关措施[J].四川水泥.2020,(09):103-104.
        [4]汪庆耀.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及控制路径[J].智能城市.2021,7(05):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