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慧长源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528437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许多大型建筑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对岩土层的勘察能够确保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岩土工程的具体等级划分,进一步分析了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引言:当前,很多工程项目在具体开展施工之前,都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而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其依据的规范十分复杂,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进行一些探究。
1.岩土工程的等级划分
岩土场地的岩土工程通常划分为三个等级,主要的划分标准是自然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场地的安全程度等,同时还要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多种利弊因素。岩土工程的等级划分有利于后续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工程重点,也能够进一步加强责任划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在具体划分过程中,先对岩土工程的施工安全等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施工场地的复杂特征,最后对周围地基的土质特点和土层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整个施工的难度,划分出合理等级。岩土工程划分的三个等级具体情况为:一级岩土等级的岩土土质种类较多,且容易出现变化,地下水的深度相对较浅,土层结构会对施工造成直接影响,因而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其岩土根据相关标准判断为三级以上;二级岩土等级的岩土土质种类较多,且其性质容易发生改变,地下水的深度浅但比一级岩土层深,土层结构会对施工产生一定影响,其岩土根据相关标准可判断为二级;三级岩土等级的岩土土质种类较少,且性质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地下水的深度较深,基本不会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其岩土不具有特殊性。
2.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十分多样,其中包括勘察岩土层时代的成因、土层最终承载力、地基稳定性、承压水层分布情况等等,在具体勘察过程中对这些资料进行勘测收集,最后总结出客观的工程评价。比方说在勘察地基稳定性时,主要通过勘察断裂层的构造及其具体力学属性,判断地基可能会存在的不稳定问题,如地面沉降或破裂以及松软土的震陷等。
3.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不同阶段的技术要求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多级的岩土勘察能够保证实际建筑条件与设计阶段的计划相吻合,同时也能够根据实际建筑物的特征和结构来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法,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而对于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岩土勘察工作来说,在不同的阶段其技术的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岩土工程勘察具体可以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实际勘察阶段。
3.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具体技术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其工作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对建筑施工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研究并作出客观评价。
例如,可行性研究阶段具体的工作内容为对施工地址的地震矿产以及地质结构构造等一系列与岩土工程勘察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总结以往的建筑经验,其技术要求包括对地质结构构造中的岩土性质进行分析,调查其地下水位的数据以及埋深情况等,若是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不良的岩土层情况,要做好记录工作,若是岩土工程所调查的场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则还需要开展工程质量测绘工作,同时进行地质条件的勘探测试,在具体划分场地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开不良岩土层区域范围,防止其地层结构内部存在不稳定性活动断层,会直接给场地施工工作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同时,一些软土层结构若是厚度较大、面积较广且固结程度偏低也会给场地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可适当避开,对于地下水位情况,主要是保证场地的地下水埋深较深,若埋深较浅同样会增加地表面的不稳定性,也应当避开,对于一些可能存在洪水威胁的区域也要尽量避免。
3.2实际勘察阶段的具体技术要求
实际勘察阶段主要是对地基土岩土施工技术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对不同地段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束后总结出工作评价,将该评价内容作为后续施工技术指导的重要参考材料。例如,在具体勘察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平面布置情况,因此,对于区域内无法避免的不良地质应当开展深入分析并制定出解决策略,对其进行深入讨论,组织专业人员对制定的策略和方案进行论证,最好决定好措施方案,在该阶段的具体技术要求主要有三点内容,一是要保证实际勘测点与勘测线都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勘测点一般是要综合考虑场地地貌单元的交界区域,最好进行合理确定,若所勘察地区的地貌出现了加大变化,或地形较为复杂,则适当增加勘测点的密度,确保其排布能满足实际勘测的需求,若勘察地区的地形较为简单,则可直接选用网格状布置方法来布设勘测点,而勘测线一般是设置在施工区域范围内地貌单元的边缘线位置上,也可设置在地层与地质构造的交界位置上;二是要控制好相邻勘测点与相邻勘测线的间距,其间距的设计主要需要考虑岩土工程的等级,一般情况下,若是岩土工程的等级为一级,则线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50米到100米之间,点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30米到50米之间,若是岩土工程的等级为二级,则线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75米到150米之间,点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40米到100米之间,若是岩土工程的等级为三级,则线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125米到300米之间,点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75米到200米之间;三是要将初步勘探的勘探孔划分为一般勘探孔和控制勘探孔,对于了解影响建筑物平面布置设计的岩石层和深度底层,掌握地层基本结构的孔位划分为一般孔,而控制孔则是物料控制施工场地的地层结构,满足地基需求,在实际设计孔深的过程中控制勘探孔的深度要大于一般勘探孔,比方说岩土工程等级为一级时,其一般孔的深度大于15米,而控制孔的深度则需要大于30米,若是二级岩土工程,其一般孔的深度在8米到15米之间,而控制孔的深度需要在15米到30米之间。
4.结语:综上所述,岩土勘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岩土结构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勘察的内容较为复杂,其主要是为了判断施工场地地质条件的合理性和地基的稳定性。由本文分析可知,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不同阶段的技术要求主要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判断并评价施工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而实际勘察阶段则是对岩土结构的深入分析,其技术要求也较为复杂。
参考文献:
[1]刘金娟.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J].居业,2019(07):1-2.
[2]初晓辉.从工程管理角度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8(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