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体系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研究 夏宇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夏宇
[导读] 摘要:“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价值观的提升,煤矿对“一通三防”工作更加重视,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消除潜在危险源,通过完善通风系统设计,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加大一通三防投入,强化员工培训等措施,保证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保障一线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价值观的提升,煤矿对“一通三防”工作更加重视,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消除潜在危险源,通过完善通风系统设计,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加大一通三防投入,强化员工培训等措施,保证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保障一线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体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1煤矿“一通三防”概述
        1.1煤矿“一通三防”的概念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通三防。一通是指矿井通风,三防是指防煤尘、防瓦斯爆炸、防火灾。
        1.2进行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开采需要在地下作业,因此所有开采使用的机械设备都会运送到矿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破坏机器的运转从而发生机械故障,严重一点还会彻底损坏机器。同时,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矿井之间是相互连通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波及到其他通道,如果发生隧道坍塌事故,在空气密闭的情况下矿井内会聚集大量的可燃气体,当可燃气体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产生连续爆炸现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一通三防体系要点
        2.1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制。必须详细制定每一个岗位的责任;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同时还要充分确保设施的合理维修和调度,不仅如此,应当在第一时间之内对通风、防尘系统进行调整;关于其安全会议程序,应当涉及到周例会、月度会议等诸多方面;其他工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流程;再次,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明确规定通风系统、巷道贯通、施工环境安全监测等诸多环节,尤其是要高度重视瓦斯检测员的工作,赋予他们权限,工作区域范围内的一切行动要满足他们的要求。
        2.2审核及培训
        在详细规定了其安全管理审核目的及职责、控制要点以后,还需要开展相应的会审工作,每年不少于一次。另外,应定期培训职工,且严格落实资格考核,切实确保他们在获得相关证书以后才能够上岗。
        3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3.1存在通风条件差的问题
        煤矿通风系统设计中普遍存在巷道断面小的问题,这一设计问题将增加煤矿通风阻力,巷道的风速会提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的矿井工作对巷道布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为不合理的巷道布置会为煤矿生产造成安全隐患。如,无用的巷道过多将延长通风线路,增加通风阻力。巷道布置必须综合考虑巷道服务年限、井田煤层赋存条件、投资效益、技术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煤矿企业应根据实际地理作业环境及所采用机电设备的额定通风量确定选用高速风表(风速大于10m/s)、中速风表(风速0.5m/s~10m/s)还是低速风表(风速0.3m/s~0.5m/s)。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为降低投入成本而选用低准确度测风仪表的现象,且对测风仪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检查措施,往往存在测风仪器不完好的潜在危险。
        3.2存在较多的人为不安全行为
        现阶段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能力较低,无法熟练的操作各项安全管理设施,没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在安全问题的处置上缺乏一定的效率性,使得煤矿中预留许多安全隐患。


        不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无法明确管理人员权力,导致安全管理者即使发现煤矿工作人员存在操作或生产中的违规问题,也不能及时制止或批评教育;施工人员在煤矿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很大,不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规范人的安全行为,造成不安全行为出现较多的风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违规操作、违规指挥、违反操作流程等往往成为煤矿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源。
        此外,一些矿井工人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意义和影响缺乏正确的认识,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在进行矿下工作时,矿井工作的一举一动都对其自身安全具有影响。当矿井下工作时间较长时,煤尘、瓦斯的空气密度不断增加,一个小小的火星都能引发爆炸。
        4一通三防安全问题的对策
        4.1加强认识,注重科技
        目前,要想实现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领导重视管理是先决条件。煤矿管理层要认识到“一通三防”工作有着很强的技术以及专业性。“一通三防”工作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采、掘、机、运等),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煤矿企业只有加强认识,才能够自觉抓好“一通三防”工作。另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要想真正实现通风安全,先进的设施与设备是重要基础。比如,在提高矿井安全防灾以及抗灾能力上,煤矿井下的通风、监测、通信、防尘等系统和瓦斯抽放系统设施等起着保障作用。基于此,煤矿企业要把每一项专用资金合理规划好,要加大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煤矿技术部门要从煤矿的具体情况出发实施系统设计以及设备选型,以做出最好的设计方案。在购置设施设备上,不仅要考虑设备的先进性,而且还要把现有设备的升级换代给考虑进来。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使矿井的抗灾能力得到提高,煤矿企业要科学管理“一通三防”的安全设施,从装备的综合情况出发对其改造以及更新计划进行合理制定,把那些安全性差的设备淘汰掉,使设备保持先进性和高效性。
        4.2建立和完善“一通三防”工作的责任制和专项管理制度
        要形成以各煤矿企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按规定提足、用好“一通三防”专项资金,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认真落实瓦斯检查、局部通风、盲巷管理等制度。各级领导都要明确相关的安全工作责任,认真制定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制度,编制执行好有关规程和改善“一通三防”安全状况的规划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制度来约束全体干部和职工的操作行为。例如:“一通三防”安全检查制度,“一炮三检”制度,“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瓦检员“手拉手”交接班制度,防灭火制度等。
        4.3通过“一通三防”技术培训,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煤矿施工人员的“一通三防”技术进行培训,增强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对煤矿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从自身培训及家庭培训两方面出发。自身培训对煤矿生产的通风员、放炮员、瓦检员及防突员进行具体培训,企业积极组织培训课程,完善培训内容,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及出现危险后的自救方法进行学习。并及时总结危险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让煤矿生产工作人员了解“一通三防”对安全的重要性,形象的案例也可以帮助农民工、合同工等学历低的人群,准确理解培训内容。家庭方面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团圆。家庭人员的劝说对煤矿工作人员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一通三防”安全培训工作时,可以利用家庭的亲情关系,通过对煤矿生产人员的家庭培训,间接达到对煤矿生产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促进“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现阶段,我国多数为地下采矿,尽管有时候也会使用露天开采技术,然而,大部分仍然是在矿井中进行井下的环境条件十分复杂,经常发生各类事故,由于矿井中的通风条件相对较差,要是出现问题,极易在短时间之内蔓延,对生产人员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将一通三防工作做好,以充分确保生产安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韩恩利.试论“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有效作用[J].化工管理,2016(24):206.
        [2]翟林安.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现状与风险规避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8):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