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我国各个领域不断进步,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人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煤炭开采大多都在地下工作,所以会有一定的危险性。煤矿企业工作内容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是一种高危行业,但是很多员工由于安全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常造成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会频繁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高度重视起来,对煤炭产业的地下工作人员做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煤炭的正常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引言
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常见最常用的能源,但现阶段煤矿开采问题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使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煤矿必须合理展开生产活动,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1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
1.1生产系统比较复杂
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煤矿企业里,员工容易产生疲劳,而且身体素质容易下降,可能会引起不安和恐惧的情绪,这些都与生产系统有关。经营者必须考虑不同的生产系统的变化,分析生产系统,确定过程与使用要求,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工作环境特殊
采煤工作主要是地下工作,工作条件比地面工作条件更为辛苦更加严格。根据工作条件,后续行动应评估和分析符合环境要求的共同因素,减少负面影响,确保工程质量。另外,狭窄的地下空间、活动有限,没有直接的太阳光,所以地下工作容易受到不利条件的影响,因此作业风险比其他的工作更大。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全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中国很多国有大型煤矿信息化建设已经很完善了,但大部分地方煤矿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地方煤矿井下的视频监控设备和瓦斯传感器还未联网,对一些数据的读取还需要在特定的电脑上才可以。鉴于这种状况,中国地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而且多是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煤矿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对一些安全因素的监控效率低,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信息化技术采用一些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能及时地发现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异常情况,比人为管理更加客观。
2.2缺少有效的安全制度
煤矿工作者都知道,开采煤炭会受到开采条件和环境等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本身就是一项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在出现一些煤矿事故后,管理者总是把问题都推出去,找借口来回避问题,不去改善管理制度,导致出现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甚至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没有采取措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目前,国家正在加大煤炭行业的管理和执法力度,规范煤炭的检查标准和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关闭了一部分小型煤炭企业。
2.3安全生产设备落后
生产设备落后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煤矿的通病,甚至因为种种原因,部分企业的设备在早已老化的情况下,还继续在生产线上工作,尤其是在遇见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下,严重老化的设备更是给煤矿生产安全添了一层霜。可许多企业非但没有重视,甚至还抱着侥幸心理,继续让它们在生产线上工作,使安全生产出现了严重的隐患。
3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3.1重视煤矿人才团队建设
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应该保证的就是人才方面的保有度。煤矿公司亦是如此,必须将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做好,持续提升其相关技能与整体素质。在煤矿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发挥主导作用。这要求技术人员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煤矿企业应重视煤矿人才团队的建设。通过人才团队建设使煤矿安全管理能执行下去。在实现煤矿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特别关键。他们主要负责数据的提取和处理,从而为科学的管理提供依据。为了能招聘或留下这样的人才,煤矿企业应给予这些人员适当的待遇。此外,煤矿企业应和有关的科研队伍与高校进行良好的合作,排除安全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
3.2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很多工作主要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各种规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可以说工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因此,做好工人的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到以下2点:(1)定期对工人开展安全知识培训,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矿山工作中去,要重点宣传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使工人自觉提高安全责任意识。(2)提高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很多煤矿安全事故是因为工人不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引起的,只有工人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技巧,才能从本质上减轻事故发生的可能。只有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操方式等方面进行培训,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来完成煤矿采煤工作,才能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3.3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必须确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技术管理系统的作用,现在,大多数煤矿在工程管理阶段采用了粗放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技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在通风管理领域,必须确保通风健康的实现。构建合理的通风控制系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各种技术性能,合理利用现有技术,提高性能管理。为了保证煤炭工业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必须基于坚实的基础,严格管理和调整工程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煤矿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3.4增加高科技设备的投入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被发明出来,所以煤矿生产中要大量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人员来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人员的伤亡。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对生产条件做出改善,加强对生产工程的资金投入,加强公司的安全水平,对大量老旧设备进行淘汰,引进先进的、更安全的设备,减少老旧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从而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3.5完善监察制度
监察人员必须履行职责,发现存在隐患时应立马提出问题并尽快实际解决问题。安全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对相关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有极高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完善监察制度,并且不让其变成一纸空文,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协调各方工作,如此才能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结语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内容,其主要依赖安全管理来实现。为了保证安全管理的高效实施,应该遵循安全工程的基本思想,即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的要点和辨识煤矿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工程思想具体体现在瓦斯管理台账制度、多机构的反馈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总的来说,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积极地将安全工程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吕跃强.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2):171-172.
[2]王光肇.计算机自动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254-255
[3]张宁.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0(18):169-170.
[4]谭岚峰.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北企业,2020(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