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刘博涛
[导读] 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很多国家与地区也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和不同类型的汉语班,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不同途径与方式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愈发繁荣,新形势下培养怎样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怎样培养专业人才变得愈发重要,实际上汉语国际教育储备力量才是实现汉语推广意义的有力保障。

国际合作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701班   刘博涛

【摘要】: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很多国家与地区也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和不同类型的汉语班,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不同途径与方式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愈发繁荣,新形势下培养怎样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怎样培养专业人才变得愈发重要,实际上汉语国际教育储备力量才是实现汉语推广意义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及专业人才面临的现状
        汉语国际推广,既是满足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学习汉语的热度正席卷到世界各个地方,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乃至中国道路等,正被越来越多的世人认可,优秀的中华文化正不断走向全世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很多国家与地区也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及不同类型的汉语班,教授汉语相关课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成绩。不过,最近一段时期,孔子学院在海外建立的速度和规模逐渐缓慢和缩小,在2015年到2019年仅新增设了50所,甚至还出现了个别孔子学院被关闭的情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方面提出重要意见,要进一步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力度,鼓励更多国家和地区将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国民教育系统,努力使孔子学院变为国际领先的汉语推广机构;2018年,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工作方面,提出了关于孔子学院改革创新的若干要求,比如在最新一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就出现了一些有力的应对举措,像智慧汉语课堂、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等科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民视野中;2019年,全球第一家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研究机构的成立说明了国家和众多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形势下新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也标志着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已经做好了积极转型的准备。由此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已不再满足于数量上的提高和一时的热度,而转变为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更长远的持续发展,它当然会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未来汉语国际推广形式和汉语教学模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1]。因此,国家汉办针对现实情况和转型需求做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工作,制定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六大转变和六大重点。转变之一就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其实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950年中国 就 开 始 了 对 外 汉 语 的 教 育 事业,到今天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设置高校至今发展到350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在2008年开启,到2019年培养高校已经从最初的24所发展到150多所,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也于2018年开始招生。但在“汉语国际教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状况,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匮乏、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水平及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等问题。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汉语理论知识不够夯实。一名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在内的汉语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一切汉语国际教育活动的基础,做到这一点才能对汉语有系统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但目前大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不一致,这就导致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充足,对教学方式和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教学的成果[2]。
        (2)跨文化交际培养程度不够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的外语习得水平不高,二是对当地文化了解浮于表面。跨文化交际对于教师教授语言和学生学习语言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缺乏对当地语言文化的了解,就会导致师生交流障碍或误解等问题,不利于汉语学习及友好关系的建立。
        (3)传统文化才艺技能储备不足。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大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传统文化和技能储备是不够丰富 的。比如,我们会集中培养学生简单的书法、剪 纸、绘画、武术等才艺,但对于传统文化中难度较大的戏曲、乐器等则会涉猎甚少,长期以往,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方式逐渐单一,降低国际汉语学习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课堂效果。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依托培养标准、提高培养质量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专深的学问,对此国家制定了一套专业人才培养的严格标准和规范。2007年,国家汉办公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这 一 文件,这一文件的实施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树立了标杆,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不断良性发展。但随着全球汉语教学形势的变化,为进一步适应国内外对汉语国际教学的要求,提高汉语国际教师的素质和标准,国家汉办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现行的新《标准》更具国际性和通用性,更加注重汉语教师汉语教学基本能力、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跨文化交际水平等各项能力的综合全面培养。新《标准》是汉语教师优胜劣汰的手段,是建立高水准汉语教师队伍的方式,是吸纳专业人才投身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保障,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以高校为主阵地、完善培养方式。各级各类高校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以此为出发点,以新形势为契机,以新《标准》为目标,改革培养方式,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培养出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各高校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积极适应国内外社会需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积极求索。以培养具有扎实汉语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好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国际型人才为共同目标,吸取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及经验,完善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技能的学习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丰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内涵,培育符合国内外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本土汉语教师队伍储备力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楠,夏日光.高素质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思考[J].文史博览,2012,(4):74-76.
[2]张瑞.提升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水平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6, (8):281-282.
[3]吴春相.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问题思考[J].枣庄学院学报,2019, (1): 1-7.
【作者简介】姓名:刘博涛。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990309(必须到月),籍贯,单位国际合作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701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网络称呼语,学历:本科,职称: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