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草原环境保护与治蝗灭鼠的必要性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娜孜依拉•哈加依
[导读] 摘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矛盾日益明显,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草原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化发展,对于草原治蝗灭鼠工作的工作力度也要不断加大。
        新疆阿勒泰市自然资源局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站  新疆阿勒泰  836599
        摘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矛盾日益明显,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草原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化发展,对于草原治蝗灭鼠工作的工作力度也要不断加大。本文就将对我国草原蝗虫鼠害的治理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注重思维的创新,合理引入各种社会资源,对预防体系也不断的健全,这样才能为我国草原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治蝗灭鼠;必要性
        草原是草本植物和多样化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体系当中,草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低位,特别是干旱地区重要的保水固沙生态基础。可是,蝗虫和鼠害对于草原的破坏非常强,这对草种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草场退化和畜牧业畏缩的现象,因此,草原环境保护与治蝗灭鼠工作就势在必行。
        1.进行草原病害治理的必要性
        蝗虫鼠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之间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是造成草场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大了蝗虫鼠害的发生,根据环境的特点播种牧草,大范围的兴建水利设施,进行科学的放牧都可以有效降低灾害的发生。此外,对蝗虫、老鼠的天敌也要重点保护,例如:猛禽在每年可以捕杀上千只老鼠,对老鼠的数量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控制环节,禁止乱捕乱杀是保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方法及措施。
        治蝗灭鼠工作不但能够有效保护草原的草料,还能够为草原畜牧业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从另外一个方面维护了牧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我国农牧业的不断发展。此外,绿色生态发展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主要特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不仅要保护好生态平衡,还要注重绿色环境、预防草原沙漠化,有效进行治蝗灭鼠工作对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目标,治理草原蝗虫及鼠患,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的发展,以及确保植物不退化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蝗虫鼠患会加剧草原水土的流失,进而导致草原大面积沙漠化,情况严重的还会对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造成影响。草原地域广袤,发生蝗鼠灾害的范围也非常广,周期性很强,所以,必须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治理方案,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防治措施,也要加强现代化科技方法的使用。
        2.草原治蝗灭鼠的现状
        2.1治蝗灭鼠的资金不足
        很多草原在治蝗灭鼠工作当中都是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只有保证草原经济的发展与治蝗灭鼠工作可以挂上钩,才能为其顺利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蝗灾与鼠患涉及的范围很广,灾害面积也很大,足够的资金是顺利开展治蝗灭鼠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可是,目前有很多的草原在资金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国家每年都会对草原进行拨款,但这并不是进行长久发展的最好办法,有些草原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只能够进行小范围的针对性预防和应对,这也使得治理工作较为落后、不及时,寻求资金进行大范围的防治是今后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
        2.2现有的治理设备不够齐全
        蝗虫和鼠害会随着自然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有较为合适的温度条件,其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会随之增加。草原的面积非常大,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和防治的工作难度会很大,只有借助治理设备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应对。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监控器、飞行器、防虫车、喷药车和配药飞机等方面进行配置。可是,根据草原管理站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这治理设备不够齐全的现象,也正是由于缺少现代化设备、机械化程度较低,才会导致治蝗灭鼠工作严重滞后,草原环境保护的质量也得不到提升。


        2.3治蝗灭鼠技术较为落后
        在进行治蝗灭鼠工作的工程中,重要的是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使其占据主导地位,减少人工作业,多采用电脑进行管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和防治的质量。此外,建立严格而又规范的虫害鼠害体系,加强预防监测的技术手段,要不断学习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的先进防治技术,实现地区内高效化方法的应用。不过,我国目前有很多的草原地区对于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并没有过多的研究,仍然采用传统的防治措施,通过以往的经验对草原进行管理,对于治蝗灭鼠技术的研究也只是趋于表面,这样不能够形成健全的防治体系,对草原整体的防治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3.解决草原治蝗灭鼠工作现状的有效措施
        3.1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治蝗灭鼠的工作体系
        随着经济形态的不断变化,草原治蝗灭鼠的技术、设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定要坚持科学治理的思想理念,在思想上加强忧患意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民间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加强多元化资金的筹措,从防治方法、防治措施、工作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基础性资金的投入。对草原治蝗灭鼠工作的长期性进行规划,制定出初步的方案,与现代化信息产业相结合,不断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建立治蝗灭鼠体系,根据当地草原的特殊性和特征性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对区域治理的综合体系也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保证工作的精准性、高效性。此外,建立分级工作站点,每年都要对草原进行大范围的排查和监控,保证日常工作的高效推进,对于可能会出现的蝗虫鼠害等苗头,必须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3.2规范设备的应用,不断扩大蝗虫鼠害的防治范围
        草原的地域范围较广,管理难度也很大,仅仅通过人力来进行大范围的防控与治理,其难度非常大,所以,必须要加强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完全利用好机械化设备设施及网络监控等手段。首先,根据草原的实际特点,建立24小时监控站点,通过无线网络或是无人机对其区域范围内进行全天候的监控与巡查,这样就可以有效摆脱以往人工排查环节,使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其次,对治蝗灭鼠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使用相关设备的能力,对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使用新设备,工作人员使用操作技术和程序必须达到规范化的标准,重点培养相关工作人员检修、保养设备的程序,以此来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性能。最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丰富经验,引进大型设备,从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逐渐向现代化治理设备靠近,尽早实现大面积的防治基础准备工作。
        3.3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治蝗灭鼠的工作质量
        治蝗灭鼠工作是草原环境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整条产业链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倡导国家关于治蝗灭鼠的科学研究,不断更新与完善治蝗灭鼠设备和技术,注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维度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使药剂与防治方法渐渐实现产业化,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实现治蝗灭鼠工作的全面升级。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与人类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牧民放牧规模要进行准确的把控,防止牧民出现过度放牧的情况,这样草原草种才能够有自我修复的时间,进而提升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让草原恢复生机勃勃。
        4.结语
        在草原治蝗灭鼠的实际工作当中,必须要加强思想上的认知程度,注重科学化的放牧管理,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进行预防,保证治蝗灭鼠工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促进草原生态建设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草原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后盾支持。
        参考文献
        [1]康婕.浅谈草原蝗虫治理概况[J].新疆畜牧业.2018(11)
        [2]易光平.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9(04)
        [3]李启花.草原治蝗灭鼠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 2020(02)
        [4]李得鹏.草原治蝗灭鼠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20 (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