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宣传工作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薛慧
[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宣传工作可以提升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内蒙古电力集团蒙电信息通信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宣传工作可以提升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帮助企业更好发展。面对全媒体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尤为重要。笔者以全媒体时代为背景,依托“四全媒体”特性,阐述了当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全媒体时代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主导力量,是我国经济重要支柱 ,国企的建设和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稳定等各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国有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宣传自己,维护好国企形象,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环境,同时改变着人与媒介的关系,利用全媒体时代特点,讲好国企故事、传播好国企声音是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重点。
        1.全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宣传意识淡薄。虽然多数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宣传部门,但对宣传工作的理解仍较为片面。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发发文件、写写稿子,只要把信息散出去就可以,没有真正理解宣传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存在唯业绩论思想,只把生产经营放首位,只要业绩上去其他工作可有可无,对宣传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流于表面。
        1.2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模式化,时效性较差。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都可发声,这给宣传工作时效性和可读性提出极高要求。但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大多以会议和活动宣传为主,机械的宣扬成绩和事迹。稿件大同小异,普遍第一段介绍五要素,第二段讲内容,最后阐明意义价值,形式化、模式化现象严重。加之受请示汇报等流程影响,时效性不及时,影响宣传效果,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短平快的要求。
        2.以事实为核,讲好国企故事
        2.1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宣传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影响人们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宣传工作两大要素为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典型,就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用。国有企业宣传工作亦如此,不论出发点(目的)、归宿点(结果)是什么,真实是第一原则。讲好国企故事,必须以真实的企业事实为依据,以既定发生的企业故事为蓝本,以客观存在的企业现象为核心展开。
        2.2坚持群众路线。党性和群众性原则是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独特属性,就是要贯彻和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我们党自成立起就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这使得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必须立足人民、依靠人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的。讲好国企故事,一味关注会议、活动,习惯从讲话、总结中提炼,长此以往容易降低公信力。只有真正走进一线、深入基层,不断挖掘和捕捉企业发展中最鲜活的事例 ,主动观察和聆听员工最关注的话题,从一线和基层发现线索,用身边人和身边事讲述国企故事,宣传工作才能“活”起来,国企故事才能“动”起来。
        2.3坚持从细节处入手。宣传工作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之间 ,很多时候,宣传工作展现的事迹、概貌常常看后随时间推移而忘记,但其动人的细节却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对细节的捕捉和描写才是宣传工作的点睛之笔。讲好国企故事,就要有发现细节的眼,不断提高“眼力”。宣传工作者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将旁观式、隐藏式和体验式观察结合起来,更多从普通人上找故事、从普通事上找亮点,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还原,以小见大,有声有色的展示企业建设发展中的事和人,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感染力,给国企故事注入温度,于平凡中彰显国企力量。
        3.以“四全媒体”为抓手,传播好国企声音
        2019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提出“四全媒体”的概念,他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全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宣传工作要以“四全媒体”为抓手,在原有的宣传方式和技巧上,不断调整和优化,及时作出改变。
        3.1提升宣传工作敏感度。“全息”是指媒体信息格式多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云大物移智技术的成熟,过去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宣传工作正向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因素融为一体的趋势转变。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必须具备更敏锐的捕捉力,有更强的宣传敏感,能第一时间关注和了解宣传工作中的新事物、新趋势,第一时间学习和适应宣传工作中的新要求、新模式。传播好国企声音,宣传工作者除了需要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更要有快捷准确地了解和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只有二者兼具,才能将全媒体优势与国企宣传工作结合, 发挥宣传工作最大效应。
        3.2构建全员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全员”强调的是,在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的推动下,信息化持续发展,方方面面、各种主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信息交互过程。自媒体的崛起和普及使得每个普通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是“发声筒”。传播好国企声音,宣传工作必须接受并适应“全员化”信息传播的需求,主动依靠人民力量干宣传,加大员工参与度。每位员工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在企业整体的宣传战线指导下,履职尽责、联动发力,科学合理的用好个人社交平台,将个人故事融入国企宣传中,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 的大宣传格局,推动形成“节节发力、节节作为”的宣传局面。
        3.3打造各媒体大融合的宣传矩阵。“全程”说的是时空维度,指任何客观事物运动的全程都能被信息技术捕捉、记录并存储。“全效”说的是媒体功能维度,侧重媒体功效的全面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及时、全球传播、多媒体化、渠道开放、交互性强等特点,让各种各样的宣传介质能汇聚到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了移动互联网宣传平台化的趋势。传播好国企声音,需要做好各类媒体的深度融合,将传统的报纸、网站与新兴的“两微一端一抖音”纳入同一个宣传矩阵,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宣传资源,利用分众传播优势,做到不同平台不同宣传侧重,由此改变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单一、刻板、效果不佳的情况,让国企声音传的更远、更响。
        结语
        宣传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是企业形象和软实力塑造的必要手段,对助力国有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快速发展的宣传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宣传媒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必须着眼全媒体特点,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1]钟心.“十四五”推动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探析[N].企业家日报.2020-11-2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3]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蓝鸿文.《新闻采访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莫延兰,李景山.分析如何让企业新闻提高可读性[J].卫视传媒.2020-22.
        [7]李婵媛.习近平宣传思想研究[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2019.
        [8]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9]李大东.《信息革命》[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
        [10]李宾宾.现代企业文化[J].2019-0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