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梅河口 13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促进企业档案管理职能转变,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效能,能够激发企业档案管理活力,在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
引言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其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资料。由于企业档案中含有许多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商业秘密,等等,一旦发生泄露或者遗失,将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带来影响。尤其是新时期,企业档案安全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的现实冲击和影响,企业档案安全面临着诸多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档案安全保密工作,从人防、物防、技防等多方面织牢企业档案安全保密防线,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秩序。
1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意义
档案资源包含历史发展与过去工作情况,能够给机关工作顺利开展,社会进步提供可靠依据,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无论任何时期,档案都可以作为真实的历史凭证,是工作主要参考资料,形成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信息不是后人自行编造,保证了历史情况记录的客观性。有的宝贵档案资源为当事人工作历史痕迹的亲笔手稿,有的档案资源经过了机关领导批示或签署,想要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提升这些档案资源的价值,就需要全面的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资源中的有价值信息提取出来,做好档案编码、保存、调用、借阅等,让档案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便捷。其次,最近两年我国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各地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勇于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将档案工作重点从过去的单一保存档案逐渐转移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的综合服务上,以此作为促进精神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社会建设的科学途径,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科学管理手段,提升档案资源统计、鉴定、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效率,现代社会发展中档案服务的功能愈加强大。
2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措施
2.1改善档案管理条件
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也是现代制度建立的内在要求。因此,经营者、管理者要切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管理所需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改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效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要根据档案管理实际需要,严格按照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改善档案管理环境,为档案管理配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和器材。提前做好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规划、科学研究档案馆建筑结构和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地做好功能分区,严格按照“八防”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档案库房安全。探索利用网络云、办公自动化App、档案检索网络化、智能化等,切实改善档案管理软硬件条件。
2.2建立完善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机制
在档案数字化建设期间,除了要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数字化意识以及水平之外,还应该构建较为完善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机制。一方面,档案数字化制度在制定期间,需要深入剖析企业内部的具体经营发展情况,能够对国家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展开整体研究,保证制定的档案管理体系,既能够满足企业单位的实际发展要求,也能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另一方面,认真执行各项机制,尤其是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可以第一时间将内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混乱状态处理好,科学解决各类矛盾问题。此外,在档案管理制度基础上,要明确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认真执行责任问责制度,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实时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进而有效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2.3加强数据基础设施,丰富数据检索模式
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大重视软硬件基础设施,利用安全系数较好的设备,定期升级、维护软硬件,以此保障人事档案信息不会被网络病毒攻击。大数据视域下,传统的人事档案信息由于数据庞大且繁杂,为建设数据化人事档案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因此,建设人事数据库时,应深入探究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现有人事档案数据储备设施,是否能满足数据庞杂的数据信息;另一方面,人事档案信息种类繁多,现有人事信息保存方法能够满足非结构式的大数据化信息。首先,企业单位应向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投入充足的信息保存设施,使人事档案信息得以维持平衡,并在不断丰富人事信息数据时,不会受到保存空间的局限。其次,档案部门在添设节点时,可设计分布式保存系统,以此稳定加工、处理人事数据。在企业单位中,人事档案一般都十分复杂,档案部门应突破传统的单一保存模式,在设计数据保存引擎时,以多结构为主,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保存非结构式数据信息,在保存半结构式的数据时,可利用Key/value保存系统。最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针对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情况下,打造引擎连接器,将各种保存引擎进行连接,促使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各种联系型数据,能够实现良好的融通,将数据灵敏度大大提升。
2.4技防,努力增强保密技术和水平
首先,要做到“四同步”,即,企业涉密档案信息建设与涉密档案技术防护的系统建设和运用应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启用”。其次,要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企业涉密档案信息及其载体的配置、运用、制作、传输、使用及销毁,应符合国家或企业相关的保密规定。再次,做好重点区域的保密工作。企业涉密档案的重要岗位、要害部门、涉密场所、涉密会议,等等,应采取反窃密、防泄密技术措施,配备过硬的保密技术防范装备。此外,要重视涉密档案原价的保护,既要防失泄密,也要确保涉密档案安全。加快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进程,做好档案原件保护。高度重视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按照《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做好涉密电子档案管理的物理隔离,做到“涉密档案不上网,上网档案不涉密”。做好电子文件信息系统及其载体的安全检测工作,定期对企业内部档案管理系统,尤其是涉密载体及涉密计算机的安全保密工作,购买正版软件,做好电子文件存储介质的检验和认证,确保存储介质长期、安全、可用。还要做好涉密档案的安全备份工作,可采用异地备份、多套备份或异质备份等手段,确保涉密档案安全。
2.5突出信息化档案资源利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依托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档案资源的综合利用,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结合档案管理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出符合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应用系统,加快档案目录录入,为企业档案资源利用提供可靠保障。此外,要根据档案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以及不同岗位职责,设置相应的档案查询权限,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下载、利用和在线阅读等等,发挥档案信息化利用价值,为发展壮大提供宝贵信息支撑。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加强和优化档案管理技术水平,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严淑丽.浅析新形势下国企改革中的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管理,2019(4):91.
[2]赵艳阳.信息开放制度下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探讨[J].档案管理,2020(6):90+92.
[3]王海燕.专业档案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档案,2020(9):44-45.
[4]张继雄.企业档案保密研究[J].兰台内外,2020(1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