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王涛1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王涛1 刘翔宇2
[导读]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问题。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问题。这些年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实力造成巨大的损害,还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环境地质勘察,发挥出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消除存在的危险因素。文章先介绍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内容,再分析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环境地质勘察;有效应用
        引言
        就当前而言,水文地质在环境地质勘察中应用时仍然存在着地质勘察工作环境过于复杂、工业化发展与发展造成的生态破坏严重、污水处理不到位、资源浪费严重等各方面的问题。地质勘察部门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上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确保水文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
        1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和地下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要加强研究。现阶段对于地下水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所以在环境地质勘察中要发挥出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确保可以获取准确数据信息。造水文地质勘察中,要重点考虑地下水对岩土产生的影响。环境地质勘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查阅当地的水质文件,在科学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意识到地下水对地质产生的影响,要提高重视程度。为了提升环境地质勘察的水平,必须要发挥出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收集、整理全面信息,对地质情况有深入了解。
        2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频发的因素有很多种,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从大量研究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就会增大,所以要更加重视环境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将相关因素了解清楚,尽量排除其中不明显的危险因素,保障环境安全
        2.1人为因素
        人们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环境资源,无节制地排放污水、废气,不考虑环境,这对水文地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果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改善,就会造成不可扭转的影响,破坏人们共同的家园。水文地质风险较大,人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水文地质勘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勘察可以了解水文地质的改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工程化建设日益普及,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利用环境地质勘察技术提前进行勘查,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能够保证施工进程正常推进,使安全得到保障。因此,应提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预防措施。
        2.2自然因素
        当水文地质方面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最常见的有泥石流、滑坡等,影响到社会稳定发展。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人力是不可控制的,而且破坏性非常大。例如山区的泥石流可以在短时间内吞噬村庄,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由于破坏性非常大,所以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地质勘察力度,准确了解相关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3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具体应用
        3.1了解基本内容,做好工作规划
        对于环境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来说,需要明确重点和方向,才能够确保勘察工作的有效性。需要针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与流程具有深刻的了解,而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最主要的勘察方法有钻探法和试验法两种:其一,钻探,钻探工作能够快速了解地质环境中含水层的分布结构信息,同时了解到地下水的流量、流向等具体信息和一些复杂地质结构状况等。

在钻探作业时,勘察人员需要编录好岩心等岩层信息,同时利用抽水试验、压水试验等方法来确保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并且在钻探期间需要确保钻探的孔径大小,需要达到相关要求,而其需要利用清水钻进;其二,试验,水文地质勘察试验能够为勘察工作本身提供精确的勘察数据,从而有利于地下水结构状况的评价,以及为自然灾害的预防带来一定便利。
        3.2重点关注水文地质评价
        为改善环境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水文地质评价工作的重视,才能够让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发挥最大优势。需要重点对干旱少雨的区域和降水量较低以及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较为明显的地区进行重点勘察和评价,进一步控制由水文地质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从而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对城市地区提高水质污染、超采等现象的监察与评价,由于城市中的工业工厂较多,自然也会存在大量污水废水,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元素和重金属等金属元素,这些物质若超标排放,必然会对周边环境甚至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地下水的超采则会使得地下水水位骤降,使得地下结构出现沉降甚至是局部塌陷等问题,对地面建筑带来严重的隐患。因此,进一步提高水文地质评价至关重要,通过水文地质评价来实现水体污染和污染源的有效监控,并获取水文地质环境的各项信息,能够为自然灾害的预估和改善提供帮助。
        3.3设置加快雨污分流
        环境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的勘察,发现和解决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特别是对于降水量相对较大的来说,如果给排水系统发生问题时,就会在发生大暴雨或者短时间大量降雨的情况下,引发内涝问题。另外,地下水水量的大小不仅事关地下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而且还影响着地下水的承载能力,与地区经济以及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工作人员在开展地质环境勘察工作时,必须在准确掌握地质情况与气候特点的其情况下,加快雨污水分流改造的步伐,在原有给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分流生活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才能有效防止生活无法或者社会生产污水进入河流湖泊,引发二次污染的问题。
        3.4对地面岩溶塌陷进行勘查
        如果地面岩溶发生塌陷,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程,而且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如果这种灾难发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伤害,甚至可能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导致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人们会为了谋财富、谋利益,大量开采煤矿资源并过度挖掘,导致地面岩溶塌陷问题加剧,灾害发生的频率也会增大。由此可见,有关研究人员需要对地面岩溶塌陷问题予以重视,全面做好环境地质勘察工作。提前排查地面岩溶塌陷问题,能够有效地降低意外发生的几率。重视勘查地下水的侵蚀和地质的变化,尽量全面勘查水文地质问题。如果不幸发生地面岩溶塌陷,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大规模性的。因此,在环境地质勘察中不能没有重心、盲目研究,应该抓住核心,通过勘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灾害发生的几率。
        结束语
        总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水文地质问题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工作人员在开展区域环境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同时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力度,为后续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世锋,齐延海,殷明辉.试述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2748.
        [2]谭欢.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2):45-46.
        [3]邰文生.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3):85-87.
        [4]曾冀川.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