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贸区(宜昌)高新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结合应用的一项现代技术,其中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和优化都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产生促进作用。近年来,时代的不断进步,对工业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工业生产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和改革,其中在机电一体化生产中加强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就是重要的创新路径。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这样可以为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的良好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1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制造概述
1.1智能制造
从内涵上讲,智能制造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系统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以特定的方式与智能机器有机结合,并充分运用到制造企业的整个系统中,从而促进整个制造企业的有序健康运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制造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省一定的劳动力,技术人员只需使用计算机处理、收集和存储数据,就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1.2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型的技术,有效融合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的载体有很多种,如机械部分、信息处理、运行部分等。伴随这些先进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机电一体化技术正在往网络化、科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还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增加了很多先进的功能,如自动检测等,更好地促进工业制造实现智能化发展,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更快趋于成熟。
2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现代社会背景下,智能制造是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通过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开展工业制造、生产工作,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促进工业制造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而时代的不断进步对工业智能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就可以在智能制造中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多项技术组合而成的一项综合技术,在整体结构方面就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整体结构更加完整、优异,将其应用于智能制造,可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加完整的技术支撑。比如在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应用各种电子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就可以使得智能制造的系统控制更加智能,这显然有利于提高智能制造的整体水平。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还有利于提高工业制造的安全性。工业生产本身就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业,虽然智能制造可以解脱人类在制造生产中付出的体力,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而在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综合技术的应用下,就可以实现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智能制造的整体智能水平,真正解放人类双手,提高工业制造的安全性。
3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3.1数控系统的应用
当前,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控设备的应用十分广泛,数控系统的运行速度较高,可完成对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自主处理,有利于对加工产品的加工形式进行有效规范,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产品的加工,提升人机交互的效果,还能实现良好的通信功能。当前数控技术应用中,已经无法应用传统的数控理论对其系统进行控制,尤其是数控系统需要多模块运行之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导致众多模糊信息无法被确定,所以智能控制理论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智能控制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可有效增强数控系统各个模块的控制原理,实现对数控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在数控系统应用过程中,最广泛的智能控制技术就是神经网络控制方式,这一形式可有效利用自身的适应性能和插补计算能力,对数控系统零件加工过程进行完善,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数控系统插补计算功能的应用,还可依据毛坯零件上关键点的位置信息进行点状切割,以此对零件进行精密化处理,可有效提升零件加工的精密水平。
3.2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范围中,柔性制造系统主要是指信息系统以及物质储存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变换加工对象,同时,柔性制造系统是建立在成组技术之上的,对于这一技术来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首先确定机械制造过程,并且对加工设备以及物料进行合理选择,应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综合来看,柔性制造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发挥出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可以满足多批产品的高效生产需求,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对生产方案进行自动调整。从而使得人力资源以及设备资源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提升整体生产效益。
3.3传感技术的应用
对于传感器技术来说,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此项技术来说,在对其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多的优势,不仅可以对外界情况进行随时监控,同时在生产期间可以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传感器终端网络系统,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对传感器所获取信号的有效处理。目前来看,还需要应用计算机系统来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来准确掌握各项传感信息,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纤电缆传感器已经在我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属于其中较为特殊的传感器类型,不仅有数据接口,同时也无需投入较多的经费,因此在我国机械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展。例如,在长春一汽的汽车生产中,激光测距雷达装置的设计就是传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重要体现。激光测距雷达安装在汽车的前、后方,主要作用是辅助司机对汽车与障碍物以及其他汽车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实现对障碍物距离变化情况的准确判断。如果距离过近,系统便会自动报警,从而提升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3.4工业智能机器人应用
根据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机器人的应用更加先进。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技术包括各种先进的理念、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技术要求,例如仿生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系统等最基本的技术,这些技术的整合也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器人的质量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投入,但也要尽量避免人为错误。目前,各国对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依旧如火如荼,许多领域都是机器人研究的主要目标。希望通过研究使智能制造最大化的同时帮助制造过程复杂而烦琐的信息得到有效过滤和验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智能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最为接近,并且两者相辅相成。智能制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效率,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不仅使整个制造更加准确,提高了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工和成本,从而实现高质量、大批量、多样化的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率得到了提升,使我国的一般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帮助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富豪.智能制造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8):104-105.
[2]刘金涛,翟昱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8):174-175.
[3]胡江川.关于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01):286-287.
[4]陈道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3):195-196.
[5]冯竞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9):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