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应急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 2749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基层实践中,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部分中小企业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现场救护等高危作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致使因中毒或盲目施救、措施不当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情况时有发生,教训十分深刻。对此,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践,探讨分析目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健全安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企业;落实;安全;建设研究
引言
近些年来,互联网有着非常显著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等领域对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已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且已经与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与优化企业的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不仅有利于企业增强保护信息安全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目前企业信息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策略。
1企业在线安全培训存在问题
1.1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基础薄弱
目前部分企业仅仅注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但在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执行不严格,如未按规定建立或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台账资料不完善,在组织实施中存在随意性、随机性,没有针对岗位特点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对不同工种没有开展区别培训,培训内容、时间、考试等记录不够详细,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深、不细、走过场”的现象仍比较普遍。特别是中小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课时不足、培训记录与培训内容不符、代签字、员工无班组安全培训记录的现象尤为突出。
1.2安全培训重视度不够,投入不足
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让一线工人在中,对现场的危险因素、自身安全保障措施准确掌握,进而在作业过程中,保护自身安全。可以说,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部分企业领导依然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对于“培训不到位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认识依然不到位,只看重眼前利益,不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得投入,导致安全管理水平低下。部分企业即使开展安全培训,但存在开展频率不足、培训内容不能紧跟时代变化等问题,限制了安全培训作用的发挥。
1.3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是参训学员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是安全培训机构和企业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过度侧重政策性、理论性和知识性,且教学内容比较宽泛,与参训人员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既没有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和岗位,分类别、分层次按需设计和施教,也没能找准和抓住参训人员的兴趣点,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提升参训人员安全素质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在安全培训方式上,不论是安全培训机构还是企业仍以“课堂灌输”“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方式教学为主,对案例式、互动式、模拟式等现代教学手段采用较少,教育培训手段比较单一,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往往造成参训人员学而不深、学而不精,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导致安全培训质量和效果不明显。
2对策建议
2.1展风险评估是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抓好“三基”建设要以夯实班组建设为重点,通过抓基层、夯基础、苦练基本功,结合“反三违”、抓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动态评估、外包工程管理、安全运行及设备培训等工作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为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企业要以基层生产单位班组为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管理人员与各班组联系点制度,关键是要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沉,再多一点深入班组,再多一点深入现场,帮助班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班组实现个人控制差错、班组控制异常、人员零违章的目标。基层生产单位班组要把“三讲一落实”(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两会一活动”(班前会、班后会、每周一次安全日活动)、反违章管理、绩效管理、检修质量管理、操作及作业票证管理、岗位分析等作为班组管理重要内容,防止人身伤害和误操作伤害。另外,企业要坚持开展三年一个周期的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安全风险评估是全员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的一种极有效的形式,是预防事故、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措施;领导重视是搞好安全性评估的关键,全员参与是搞好安全水平的基础。评估四个单元要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细、严、真、全”地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要把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风险程度编制整改计划,确定整改项目、费用、完成时间、责任人,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规范安全管理,控制安全风险,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夯实安全基础。
2.2推进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多样化
首先,各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学者到培训机构参与相关行业领域安全培训教学。同时,探索创新重点岗位实操培训新模式,加快建设具有真实工作场景或模拟仿真效果,融实训教学、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场所,对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的从业人员进行实训,促进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的提升。其次,各安全培训机构在加强集中培训、课堂教学基础上,更新培训教学观念,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培训”,综合运用网站、微信、客户端等信息化载体,开辟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以视频、案例分析和模拟答题等方式,建立分行业、分类别和分专业“菜单式”的“网络课堂”。另外,针对部分小微企业自身安全培训能力不足的现象,各地方可组织实施“小微企业安全培训援助”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安全培训服务。
2.3教育培训开展计划要明确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想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首先,要根据需求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了解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不同培训需求,不能不管基层需要什么,盲目的进行培训。其次,要加强培训需求分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模式,完善培训课程设计,从原来的“教什么、学什么”转变为“缺什么补什么”,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分类、分层级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让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更加务实、有针对性。
结语
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生产意识,就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重点分析当前领域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鹏.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策略[J].电子世界,2019,(21):90-91.
[2]曾志.基于信息安全保障的网络通信措施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17):88-89.
[3]林淑玲,张静.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发展现状思考[J].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46-47.
[4]孙磊,刘玉英,董如楠,等.汽车制造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实施关键过程[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