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医院正朝着智能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对于医院的建筑设计,不再仅仅满足于坚固、便捷和美观性的要求,对于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对现代医院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达到以往的基础建设要求外,还需要对相关的节能设计措施加以合理地应用,实现现代医院建筑的完美优化与升级,最终促进我国医院建设的更好发展,使得医院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关键词:智慧医院;绿色医院;医院建筑;节能设计
一、智慧医院与绿色医院的基本内涵
社会向现代化发展,基于当前的信息化技术结合现代智能科技,逐渐形成智慧医院,在智慧医疗发展的基础上搭建分支,此时智慧医院与区域和家庭相关系统构建成一个整体。搭建大健康医疗平台,以此为依托建设智慧医院,在物联网基础上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对医院进行动态化管理,在医院管理过程中与设备人员和患者能够相互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活动,实现现代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当前的智慧医院建设,我们从狭义上看,主要是利用现在自动化系统结合各项医院的医学影像、信息等各项系统实现无纸化发展。从广义上来看,突破了过去传统医疗的局限,构建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互联网保证远程操作,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效关联,提升医疗资源价值,进而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以此为基础构建绿色医院,只是医院的环保性能非常强,在建筑和服务各方面都以绿色发展为基础,从根本上考虑到医院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利益价值发挥最大化,尽可能让发展在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基础下,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保证资源的最大价值,让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满足病人的基本医疗需求,从而促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二、智慧医院与绿色医院的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2.1满足建筑节能标准体的需求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我国建筑节能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划定和完善。其中,绿色医院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相互融合的直接体现,在进行实际的设计和衍生中,要求建设单位以及环境部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新技术和可再生资源,防止出现建筑污染问题,以此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同时,建设单位也要认识到绿色医院作为医院建设过程中重要的评价依据和体系标准,需要科学有效地看待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运营以及诊疗等对医院建设的重要影响,例如保证设备、医疗工艺、导视以及水电暖设备之间的同理合作,实现一体化设计和管理。同时,依托智慧医疗卫生体系的引导,技术人员还需要将建筑内的各个模块进行有效串联,为患者提供最为有针对性和便捷性的服务。
2.2场地绿色设计
在医院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建筑自身的生态节能,场地环境的生态和谐也是重要的设计内容,这其中植被设计是重中之重。植被的科学设计可以实现遮阳隔热、蒸腾吸热和美化环境的复合作用。植被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多样化相对重要。本项目设计中,就特别注重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力求做到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有效实现植物对建筑的遮阳作用。同时,注意选用大叶片植物,强化场地内植物室外蒸腾作用,有效缓解热岛效应。观感效果上则实现了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简洁大方,不落俗套。植物选择上体现了地域特点,如本地常用的香椿、桃树、银杏、月季花、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保证了植物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充分实现设计意图。另外,景观和场地设计中还有效贯彻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措施进行雨水系统构建,通过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场地雨水就地消纳,实现地面径流的调蓄和有序排放,减少污物沉积并降低对市政管网的压力。
2.3建筑节能设计
医院建筑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不仅建设期消耗大量资源能源,而且投用后也会产生大量能耗,为了实现智慧医院与绿色医院,就必须加强节能设计。首先,从建筑朝向来说,本项目采用大致呈南北向布置,这样有利于自然采光,同时还可以避免西晒,降低照明耗电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空调能耗。在建筑遮阳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节能减排设计,比如在建筑外立面时,就设置横向活动遮阳构件,这样夏季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室内,达到降低空调能耗目的,而冬季则引导阳光照射进入建筑内部,提高室内温度,降低建筑的供暖能耗,如图一所示。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借助节能设计软件,有效避免了平面不必要的凹凸变化,降低了体型系数,合理控制了窗地比,选用了适宜的节能保温材料,保证了节能措施切实可行,节能效果立竿见影。
图一 建筑遮阳设计理念
2.4绿色医院中建筑规划的优化设计
绿色医院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使患者通过治疗获取健康。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同时应注意,绿色医院基础设施设备对使用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绿色医院建筑须符合疾病诊治的卫生学要求,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好各类疾病的诊治流程,实现合理人流、物流及车流的流线和严格的洁污分流的设计布局。
(1)急诊抢救区域。以《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指导原则》为基础制定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体系。除将功能科室布局更加清晰合理、抢救路线须独立、通道适宜、候诊区须规范外,还要加入分级诊疗,减少就诊等待时间。
(2)门诊区域。内化发展过程中医院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在进行门诊分诊时,可能出现二次等候,病人在入院之后进行手诊,实现一体化设计,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病人身体各项数据,在诊断过程中,通过末端设备进行动态显示,通过现代化设备可以科学引导病人进行就医治疗。
(3)住院部。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需要按照要求设定对讲系统,病房和护士站之间能够自由呼叫对讲,每个病床都应该设定相应的呼叫设备,在卫生间也要设置紧急呼叫按钮,此时可以把主机系统放置在护士站,在每个护理单元放置显示屏,为了方便呼叫对讲可以使用无线设备。
(4)医技部分。医院在墙体设计中满足防辐射要求的同时,进行智能设计。影像科实现ICU 重症探视系统以及手术示教系统。ICU 重症病房设探视系统,可以建立病人与探视者的语音及视频联系,体现医院的高质量服务;人工智能手术室,则结合远程示教系统配备。
三、结束语
智慧医院与绿色医院的建筑节能设计,要以互联网等智能化手段为依托,以绿色环保节能工艺为保障,从内到外全面优化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发展:实现智慧医疗与物联网医疗的综合化管理、做好医院光环境和水环境的统筹工作,同时也要对医院的建设和经营提供更为可靠的自动化依据,在完善医院设计节能效果的基础上,统筹资源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价值,继而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医院智能化工程建设常见问题成因与对策[J].沈崇德.城市建筑.2018(14)
[2]医院建筑的能耗现状及建筑节能设计[J].郑杨坤.江西建材.2017(18)
[3]谈我院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需求[J].王磊.信息系统工程.2018(01)
[4]医院智能化建设[M].电子工业出版社,沈崇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