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宋晓刚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宋晓刚1 毕延芳2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有效的扩展水利工程需水量,提高上游水位。
        1江苏同之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22000;2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  222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有效的扩展水利工程需水量,提高上游水位。而且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有效的规避遇到降雨量较大的情况的时候而导致洪涝灾害的情况发生,也可以借助上游水位的提高来发展养殖业或者是进行发电,并且还可以挑选地理位置适当的地区来开发旅游业,从而带动着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所以我们需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加以全面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1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加强对其的应用,可以使能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同时,对于生态环境对改善也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大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要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情况的分析,针对工程建设要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要坚持趋利避害原则,发挥工程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其作用得到合理发挥,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
        2.1与自然环境存在的关联
        2.1.1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2.1.1.1影响能源
        水能和太阳能都是最佳的新型环保能源,并且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其能够有效的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缓解当前资源匮乏的问题,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2.1.1.2利于环保
        水利水电工程不但具备水资源分配的作用,并且还具有防洪抗旱的作用。并且在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区,可以同时发展养殖、农业种植以及旅游产业,和火力发电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污染程度更小。
        2.1.2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1.2.1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且水利水电建设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都会对天气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际表现就是会对工程所处地区的大气环流的平衡状态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导致气温以及降水量出现变化。
        2.1.2.2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水文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整个水利工程结构之中,大坝结构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坝结构会控制上游水流流速,并且会对河流的自净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河流中生存的各类微生物会因为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1.2.3对水体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造完成之后,河水在流经水利水电工程的时候,河水会在水库中停滞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中水体各方面性能和质量都会出现变化,静止状态的水体会发生水温上升的情况,这样就会为细菌的滋生创造条件,从而会发生水体污染的情况,随着水库内的所积累的水源不断增加,会加快水体的蒸发情况,水汽水雾会不断的增加。
        2.1.2.4影响土壤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造工作的过程中,会对土壤层造成不良影响。首先,水库内的水体会浸没整个地区的土层,导致土层所具有的通气能力有所下降,最终会损害到土层的肥力。其次,是会造成土层盐碱化的情况发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1.2.5影响地质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造完成之后,会进行蓄水试验,随着水库内的水体不断的充盈,使得水体所产生的压力也会不断的提升,这样就会导致对地壳施加的应力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水会不断的渗入到断层结构之中,这样就会导致断层之间的活动情况发生,最终引发地震灾害。其次,在进行蓄水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水体污染的情况,从而对地下水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2.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2.1对人民健康产生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需水量,从而产生新的水环境,为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那么必然会对整个地区的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2.2.2对居民的居住条件产生影响
        很多的水利工程的建造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所以会出现民众迁移的情况,如果不能有效的做好民众的思想工作,那么很可能会引发矛盾的产生。其次,民众在迁移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之后,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与当地的民众发生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要提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树立正确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设计人员要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对生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效益。此外,还要将生态效益作为具体分析期间的一项重要指标,最大限度的减少建设水利水电工建设期间对水生动植物、陆地动植物造成的破坏,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部门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定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环保意识的培训,通过宣传与培训的方式,使施工人员能够意识到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从而使施工人员可以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作业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期间,要对法律法规和奖惩机制等进行合理应用,实现对施工人员行为的合理约束,同时,还要鼓励人们群众参与到监督生态环境保护中。
        3.2优化生态环境核算评估
        如果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恢复,甚至无法恢复。因此,在审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时,要对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对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的利弊进行详细说明,明确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在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进行核算期间,要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工程生态效益与环境折损关系进行梳理与明确。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制定多个不同方案,从多角度入手分析,对每个方案的优劣进行对比,精准预测工程建设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3.3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人们要对项目核算评估结果进行应用,对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建设合理的环境补偿机制。以往采用的补偿方案,设置的补偿金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修复,且重点集中在建筑物和农田补偿上,而并未注重生态环境补偿。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建设合理的补偿机制,构建专项补偿资金,将这一部资金用于保护生态环境,落实资金补偿,使补偿资金透明化,将其合理的应用在修复生态环境上。除此之外,还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通过对人工养鱼等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措施的应用,保证补偿机制与生态核算评估能够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破坏环境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家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01):144-146.
        [2]卢国权.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02):78-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