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饶供电分公司 江西 334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保障电网调控运行安全,不仅关系着生产生活的科学用电,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网调控运行安全意义重大,为确保电网在调控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率,需要加强影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因素的分析,确定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科学有效地对策。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电网发展的实际需求,紧跟电网的发展步伐与节奏,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网安全;运行能力;调控方式
电力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是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电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若使电能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深刻地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保障电网调控运行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当前影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风险因素比较多,为了确保电网调控的效率,必须强化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筛查,采取科学有效地对策,不断提升电网调控的质量与水平。
1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1系统的合理性与优化性有待提升
综合我国目前阶段电网运行系统的具体情况,可以了解到系统本身还是㕛部分问题与不足。而发生该种情况的原因,并非单种因素所导致,而是大量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事起步普遍较晚,即使其发展速度较快,却无法将其落实到实际的系统设计技术上或是大部分环节的工作还不是很完善,以至于系统在具体运行期间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
1.2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较低
现有模式下,虽然将调度与监控业务进行了整合,但只是对两者的工作地点和隶属进行了改变,变电运维班的工作量并没有大幅度地减少,仍旧需要配置较多人员。调度和监控虽然在一起上班,但业务并没有合并,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调度、监控、变电运维业务流程并无改观。当遇到负荷高峰、检修高峰、技改高峰等繁忙工作时,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平衡工作量和协调工作,因此整个管理模式的经济效益不高。
1.3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调控值班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需要过硬,他们要熟悉整个电网系统,具备运行方式、电网潮流分布、继电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对设备的各种缺陷和造成原因进行快速判断,并做出正确决策。目前的调度部门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这就需要设立员工交流互换的体制,其次,技改工程工程负责人也要对调控业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使监控员们能够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2如何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与调控能力
2.1不断改良技术支持系统
在电网调控的整个模式中,计算机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计算机系统的运用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操作,可以及时检测出电网调控系统中可能存在着的安全风险,提升系统检测的效率,扩大系统自检的频次,全面优化电网调控的模式。鉴于计算机系统对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改良计算机系统,不断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高效性。一方面,在计算机系统的运用过程中,应该结合电网调控运行的特点,不断改良和改进计算机系统,实现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换代,加强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建设,不断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除更新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外,还应该加强计算机系统与电网调控模式的相互配合,实现双方的数据共享,确保双方数据的一致性。
2.2协调和沟通全局化发展
随着电力的快速发展,电网调控运行模式已经进入了大运行时代,任何一个地方的电网调控运行都不仅仅关系着地区内部的用电安全和用电效率,同时也关系着大运行模式的整体平稳运行。
在电网调控运行中,鉴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内外部的安全影响因素,为全面提升电网运行的质量,不断发挥电网调控运行的效率,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来落实全局化发展的科学理念,不断地推动电网调控的大运行化。在大运行模式下,针对电网调控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主动化地扬长避短,应该主动化地扶弱固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全局化的视角来全面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等级。此外,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与否,还在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是否得到正确的发挥,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技术人员作为操作人员,其工作态度、工作意识及责任感,都关系着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水平。同时,还需要规范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优化他们的工作态度,使得电网调控运行得以安全高效运行。
2.3增强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培训技术人员期间,企业应该重点关注两个培训目的:其一,需要将技术人员的自觉观念与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培养起来,让操作人员了解到学习与增强自己能力的价值。其二,培训需要注重集体的作用,需要对所有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尽力创建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让全体技术人员都可以感受到自身带来的价值与作用。并且,企业还能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合理的加入竞争机制,在企业中形成良性的竞争,唤醒技术人员的竞争意识,才能让其在持续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创建电网事故的预防制度。对电网调控技术人员来说,其具体动手能力的优化还应该通过实践经验来提升。企业能够在内部正式创建电网事故预防制度,利用预先料想突发事故并不断的进行事故演练的方式增强调控技术人员的应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2.4电网调控的精益化管理模式
精益化调控以协调优化作为核心思想内容。在智能电网发展的过程中,精益化调控能够有效调整上下级之间的调控协调性,促使其相互融合,对电网的调控更加合理。精益化调控的主要形式是促进调控运行、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方式,调度计划以及通信等多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同时加强上下级调度资源整合。精益化调控能够促进整个调控中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继电保护是精益化调控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在现阶段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风险,继电保护正是针对这一点采取的有效措施。继电保护能够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其应当采取严格的校验,并且对电网中的短路电流进行检测,如果出现事故能够避免其他设备受到损失,有效的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电网调控管理的发展。
精益化调控的功能是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实时管理,监督和控制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精益化调控能够进行在线的预测、计划、监测和应急处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要求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工作中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的遵循和执行,避免出现违章现象,履行好自身职责。电网智能化不但需要对技术进行革新,同时还需要对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进行革新,促进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技术人员的有效结合,对电网运行的方式进行完善和革新,优化操作方式,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精益化调控应当打破传统方式的约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促使电网调控更加有效、合理,促进新型智能电网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确保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作为电网调控技术人员必须要树立起责任意识,熟练掌握电网调控专项技能,竭尽全力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影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为全面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的水平,充分发挥电网调控运行的效率,需要优化计算机系统,还需要实施全局化发展的科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黄磊.如何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的科学性[J].中国高新区,2019,(23):82-83.
[2]师罗娜.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8):169.
[3]张南,李芳芳,苑跃贞.调度运行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性[J].电子世界,2019,(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