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水需求量以及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加,与给排水的相关研究也在逐步增多。因此,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给予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节水;节能技术;建筑给排水;水资源;
概述
在过去几十年的生产发展,我们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能源,世界水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已经告急。节约自然资源,就是在保卫中华儿女的未来。因此,在我们的生产发展中,要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能源的应用。比如,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涉及大量水资源的应用,在这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设计出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水资源应用的最佳方案。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分析
1.1再生水利用率过低
现今建设中,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加强对再生水二次利用。但现今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并没有节能环保的意识,对于再生水的利用并没有认识。据相关调查表明,生活中的污水排放量巨大,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将其再生水进行利用,运用到排水设计中,一来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二来还能使生活污水进行循环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
1.2用水管理不合理
我国建筑给排水的设计的作业中,对其用水管理不合格,单纯依据建筑单位或者居民的用水量进行收费,且收费较低,居民与建设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已经出现匮乏的现象,对于用水质量也并不关心。如此一来,用水管理不合格,不能有效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对水资源不能形成良好的保护,阻碍行业稳健成长与发展。
1.3热水系统设计不科学
我国现今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热水系统设计并不合理,其技术与原理也并没有达到较为专业的水准,从而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热水系统在安装时,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设计,最低层水压经常出现不在标准值的现象发生,影响正常供水,从而影响居民的使用,水循环设计不合理,居民需要先放出大量的水排出气压才会出现热水,导致多余的水资源被浪费。
二、环保体系中的排水设计理念
2.1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环保体系中的排水设计全程贯彻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公共卫生间水龙头不关的现象时常发生。生活垃圾不注意分类直接倒入水池等行为经常出现,很容易造成对建筑排水管道的侵蚀,加大给排水管道的工作压力。想要减少人为因素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负面影响,每个人的环保意识都要有所提升,爱护公共设施,积极投身环境保护之中。
2.2重视给排水系统管道的设计和维护
给排水管道同人们的生活用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保证管道的通畅和环保是保证居民日常用水质量的关键之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实际给排量和特殊地区处理生产生活中污水的实际需要,设计与各地实际需求高度契合的排水管道。同时在给排水系统投入使用以后,要注意后期的维护。在建筑体尤其是高层建筑体中,设计相应的监视系统,保证后期能够对管道的工作和运行的状态进行控制。同时也要注重排水口和排水量设计的协调性。
2.3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
排水工程的管道主要用于排出生产生活用水。在排水过程中难免会排出对管道和生态环境具有腐蚀性的废水,排水管道因为使用不当或者负荷过大出现腐蚀情况。在当前的施工中,使用量最多的材料是镀锌铁管,这种材料的锈蚀容易造成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危害健康和环境,正在逐渐被淘汰。其余材料如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等都有较高的使用率,但或多或少存在施工困难、管壁错位导致渗漏等问题。比较常见的环保建材为聚丁烯或钢塑材料,具有安装简便、排水高效、性能可靠、承载力强、使用寿命长、可循环性高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2.4与海绵城市结合
在城市建设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提高海绵城市理念的弹性优势在给排水系统设计同时考虑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因素,将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用海绵城市的理念缓解雨水堆积的问题,将城市降水纳入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
3.1优化节水设施
对于居民生活中的用水设施也应该逐渐优化,其中包括卫生间水龙头、淋雨喷头、热水器、马桶冲水、等等。对此,优化其马桶冲水设备,其节能水资源效果极为明显。例如新式虹吸式马桶,能够节约水量为以前用水量的一半。其次,现代居民每天都有冲澡的习惯,淋雨设备的节水效能会直接影响水资源节能的效率。创新式淋浴喷头相对比较老旧的淋浴,其技术核心就是浮球阀更为高效地控制出水压力与出水量。一方面其设计更为人性化,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淋浴洗澡的要求,还能有效控制水流,节约用水量。对于水表也要优化其准确率,时刻提醒居民用水量,以防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水表测水量如若不准,会使居民的节水意识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供水单位也会遭到损失。另外,供水单位还要对各居民用户的水表进行升级维修,确保其水表测量用水量的准确性。
3.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其建设过程中,还要完善中水回收系统,利用其系统对于生活中的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并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将其污水利用清理技术进行清洁,之后用于树木浇灌等等,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在建设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屋顶的集水池中将其水资源由排水管输送到沉砂池,之后利用压力泵输到存水池,然后对其进行清洁,形成可二次利用的水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在存积雨水时,应该保持存水池里的干净,保障存积雨水的干净程度,将其进行清洁绿化后,居民可在生活中使用,或者可以将其用于洗车、灌溉等等。
3.3倡导可再生清洁型能源
在现代化城市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标志,太阳能能够很高效地将其转化为居民供热。施工人员应该将管井建设在公共地区,这样在阴雨天太阳能不能正常供热后,还能确保利用天然气供热,有效节约能源。现今在太阳能供热能源的安装过程中,其安装设施并不完整,多数以热水供应为主,太阳能的天然资源无法发挥其功效,太阳能不能被高效运用。
3.4优化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现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于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要求也逐渐提升,出水时间多久转变为热水一方面直接影响居民使用热水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决定着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对此,应该将其无效冷水进行改进,避免出现冷水浪费的现象。应该优化升级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满足居民实际要求,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居民使用热水的幸福指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环境保护和调节的作用,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有种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同时由于影响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诸多因素,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难点。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要善于发动创新思维,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积极引入环境保护理念,以绿色建筑设计为重要基础,综合考虑诸多限制因素,争取把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小南.土木工程中的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89(4):78-79.
[2]方建立.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对于土木工程建设的优势[J].科技家园2017,23(6):29-30.
[3]吴超群.土木工程中的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前景与发展空间[J].国家科技2018,85(4):83-84.
[4]陈颖之.分析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财务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