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星海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2山东星海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为了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使建筑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就得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可拓思维模式。本文首先明确了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分析了可拓思维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后就如何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可拓思维模式进行了研究,需要将可拓思维模式应用到建筑设计方法和设计形态中,还需要重视各种可拓思维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而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建筑设计创新。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引言
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背景下,建筑创新设计逐渐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是建筑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创新性改造设计,在满足经济性、实用性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外观、人文特色、节能环保等设计。现阶段,建筑改造创新设计需要在兼具实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突出时尚性、人文气息,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支持,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建筑设计创新性的基本原则
1.1建筑设计的整体性
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主要是体现在每个建筑设施的设计上,从建筑设计的整体来考虑,将每个独立的部分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全局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其设计的建筑的整体的功能构造,并按照建筑的主要功能进行调整,使得每个部分与建筑整体之间呈现出协调的美感。
1.2建筑设计的综合性
建筑设计的综合性是指对建筑中的每个结构进行考察,对建筑施工的每个细节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得出建筑的基本结构与组成要素,探究每个部分与整体建筑的审美与功能的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综合分析每个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并对其进行反馈调节,让整体建筑和每个部分达到高度统一。此外还有建筑内部功能分区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主要是指在建筑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设计要有层次感、比例协调等。
1.3建筑设计的联系性
建筑设计的联系性主要是指建筑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结程度,考察其内部之间是否具有和谐性,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时其内部的各项联系是否能够满足建筑设施的施工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还要考虑建筑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是否能够产生联系,将环境成分作为建筑整体设计的重要观测指标等。
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2.1逆向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强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进行科学的转化,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对待和处理问题,从多角度入手做好事物的分析,最终更加高效处理和解决问题,这也是相关建筑设计中需要积极应用的思维方式。借助逆向思维模式,更具有多样化的逻辑思考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是另辟蹊径。从基本问题入手,紧抓问题的底层逻辑,反向将问题拆解为建筑的设计步骤,形成完整的设计流程。在历史建筑中利用新建筑元素进行增建改建已经成为设计常用手法,让·努维尔在罗马设计的AldaFendiEsperimenti基金会,回归城市问题本身,试图利用原有的一切来建筑物的外观,建筑师认为“使其无须“改头换面”也足以让人们发现,它已停下了老化的脚步”最终形成三个历史建筑完美立面的缝合状态,这样的做法将凸显出这些建筑在历史中留下的踪迹。
2.2菱形思维模式
菱形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先发散后收敛,通过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发散和收敛从而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般来说这种发散和收敛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出现的问题越复杂则需要发散和收敛的次数就越多,而且在其中可能会涉及分层次的问题。其中菱形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事物经过可拓变的方式与可拓分析的基础之上按照不同的途径进行拓展,得到相应的大量信息来分析这一问题。而菱形思维中的收敛思维本质上就是共轭分析得到的资源信息,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了解信息价值,对其真伪、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在得到大量分析结果之后找出最优部分进而达到筛选信息和拓宽思维的目的。利用这种菱形思维,可以不断地将事物的优点进行挖掘,同时对其缺点加以改进补足,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菱形思维最终能够促进建筑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促成最优方案。
2.3共轭思维模式
在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利用可拓思维模式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设计理念缺乏科学性,在施工工程中需要有效处理某些细节问题,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共轭思维模式合理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在设计创新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利用共轭思维模式有效判断,再结合传导性思维确定解决思路,保障建筑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建筑企业利用共轭思维模式可以相互转换共轭思维环节,在整体上认识整个事物。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事物的共轭环节,保障建筑设计工作质量,因为可拓思维模式中包含各种工作思维,在设计创新阶段需要合理分配创新设计的任务,工作人员也需充分了解该项工作。一些设计人员的思维模式不够先进,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需要发挥共轭思维模式的优势,有效处理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问题。
2.4传导思维模式
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大脑思维模式的影响,这是传导思维模式的工作原理。传导思维模式和传统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导思维模式功能的发挥,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在建筑设计阶段,发挥传导思维模式的经验作用,设计人员可以获得科学的经验和数据,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建筑设计构造,促进建筑施工发展。例如铁路隧道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传导思维模式的作用,充分利用废弃的石料和石块,建设砂石厂,实现施工建设的循环发展,这也是传导思维模式的重要作用。
2.5联想思维模式
对于联想思维的定义主要是从问题的某个角度出发进行联想,联想的内容可以是和其有关联或者是没有关联的。从本质上分析,联想思维方式是人们天生就具备的,而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筑设计中的大意向往往和建筑功能和使用性质有密切巧妙的联系,而设计中建筑给于观者的联想性通常决定了建筑的成败。挪威新地标TheWhale游客中心的提案中,丹麦建筑事务所DorteMandrupA/S的“鲸鱼尾”脱颖而出,设计通过体量和形态的整合,在水面上参差的石材质感和柔和的曲线很容易让人联系其鲸鱼尾鳍划过海洋瞬间。这种暗含的联系性并不是平直的形态显示,而是通过建筑的功能和建筑呈现的形态之间联想所产生的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实际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以此为基础强化建筑设计创新工作,还需要明确未来建筑设计的创新方向,强化理论知识创新、人性化设计以及实际可操作性设计等,应用现代技术达到多元化设计要求,做好绿色建筑、消防设计等工作,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通.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环球市场,2020(015):221.
[2]王志赫.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城市建筑,2019(24):36-36.
[3]江五英.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9(50):106-107.
[4]罗洁.关于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9(25).
[5]周丽丽.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5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