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技术及施工方法探析 张雷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张雷 仝杰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园林绿化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
        上海棕榈生态城镇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园林绿化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
        关键词: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技术;施工方法
        1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居住人口也随之不断增多,城市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导致现阶段人们紧缺一个能够休闲放松的场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够有效缓解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这就是在城市中建设景观园林绿化工程的意义。由于景观园林绿化工程中所涉及的内容繁多,其中包含美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而且在城市中建设景观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还能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降低城市噪声等。也就是说,对城市规划过程中,加强对景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也可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因此,在建设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时,需要保证该工程的整体效果与绿化程度,并且加强对该工程后期的养护工作,这样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还能促进城市生态和谐,推动城市的经济建设。
        2景观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步骤
        2.1设计规划景观园林绿化方案
        为保证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提高苗木成活率,种植前应结合种植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方案,以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美观性和科学性为基础节约种植成本。
        首先,现代园林绿化不同于古代园林建筑,它主要采用建筑空间分割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植物、土坡等要素进行空间划分。因此,在景观绿化方案设计中,要保证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同时,合理利用植物来划分园林空间,避免全景式的观赏,从而丧失景观绿化的意境效果。
        其次,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及其景观功能和效果,从而达到合理的布局。研究发现,如果同一种绿色植物在园内长期种植,园内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远高于多株绿色植物园。因此,在景观布局方案设计中,要以乡土植物为基础,通过合理配置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丰富景观植物的种类和绿化植物的表现形式,降低病虫害大规模暴发的风险。同时,合理应用乡土植物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降低后续园林维护的难度。
        最后,在景观绿化方案设计中,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选用过强的外来物种,以免对当地植物造成压力。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景观建设的质量,景观设计完成后,还应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为以后的景观养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施工场地平整
        景观绿化施工前,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绿化场地的土质状况和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并按景观绿化设计方案进行地形处理。具体来说,由于种植不同植物所需的最小土壤厚度、pH值、养分含量等要求不同,在地形加固、土方置换过程中,可采用换土等技术,保证种植地土壤能满足苗木生长需要。对于不平坦的土地,应修剪地形,为后续的造林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3选择适合的苗木和花草
        苗木和花草作为景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绿化效果,降低施工后苗木和花草的死亡率,首先,在施工前不仅需要仔细勘察种植地点的环境情况,合理地选择绿化苗木和花草品种,同时应科学选择苗木和花草的规格,从而提升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
        其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现场种植的苗木,保证苗木的设计规格与实际规格间的误差小于30%,并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避免运输过程中苗木水分过度蒸发。在运输前进行苗木包装时,可以运用草绳、小袋包装法,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苗木造成的伤害。


        最后,在将苗木种植在相应位置前,工作人员还需要检查苗木的苗高、冠幅、分枝高度、病虫害等情况,尽量避免将存在病虫害或受到严重机械损伤的不良苗木种植在园林中,提升景观园林的绿化质量。
        2.4苗木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景观植物的主要作用就是便于人们观赏,它比普通植物更具美观性,但同时也更娇弱。所以,后期养护非常重要,开展园林工作时,需要注意各个方面的问题,在合理的时间段进行作业,以1个月为周期进行修剪。转变传统单一的营养模式,采用多重营养模式,使苗木的营养吸收更加均衡,实现苗木绿化养护一体化管理。春夏是病虫活跃的高发季节,为了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内外兼防,发现苗木感染病虫害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夏季温度较高,为了保证园林苗木能够正常生长,需要对苗木进行全面灌溉,避免苗木因缺水影响绿化景观效果。
        2.5灌水管理
        对植物进行灌水工作是为了提升植物的存活概率,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灌水工作期间,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再对景观园林绿化工程确定实际的灌水时间与方式,以此来保证植物的存活概率。这是因为工程中所有涉及的植物,以及实际种植的地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差距极大,所以,在具体对植物进行灌水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之后根据最终分析出来的结果,选择最适合的灌水时间与方式。
        2.6加强对绿植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养护管理人员是执行和落实园林绿植养护管理措施的重要载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园林绿植养护管理效果。比如,绿植养护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不透彻、动手实践能力差、操作不规范等人为因素,都会给园林工程带来隐患,甚至会严重影响整个园林工程质量及效果。因此,园林企业应针对绿植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开展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充分且熟练掌握各种园林绿植养护管理技术及方法,从而可以规范高效地落实园林绿植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减少工程隐患,提高绿植成活率的同时,提升整个园林工程质量。
        2.7施工机械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大型机械的使用有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为进一步提升绿化施工效率,可以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借助挖掘机、起苗机、割草机等机械设备,提升园林绿化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在苗木种植完成后也可以借助割草机、自动喷灌机等机械设备,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管理和维护。
        2.8构建完善的养护管理技术档案
        针对园林植物的实际情况,构建健全的养护管理技术档案,在档案中标明园林植物的种类、来源地、习性、名称、编号、栽种日期及科属等内容,并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编制生长日志,详细记录植物的生长态势、日常养护情况等,并制成相应的统计总结报告,以供后期参考。同时,养护管理中也要注意积极收集、整理及总结先进的养护管理经验,制成日常园林养护管理手册,分发下去,以便各养护管理部门人员参考及学习,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效率及质量。
        结论
        在景观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成本预算,将现代化技术引入景观园林施工中,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在后期阶段,需要对景观园林进行系统性的养护,定期修剪苗木,科学防治病虫害,使园林呈现的景观效果趋于理想化,最大程度贴合园林设计需求,带给人们良好的观赏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家,安琪飞,朱志强.观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施工技术研究问题的治理方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17-18.
        [2]黄家明,刘必渝,刘光辉.如何看观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0):51-52.
        [3]梁艳.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种子科技,2020(6):57-58.
        [4]陈贤,郑琳.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2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