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EPC模式的兴起,主要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工程各个环节之间,由于缺乏必要沟通联系,出现脱节问题。EPC模式下,项目统一协调,各环节完成有效的衔接,最终更好的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摆脱了过去质量责任不明的问题。在EPC模式下提升了设计工作的作用,更好的实现对整个项目的不断优化,满足建设方及投资方投资效益的要求同时,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目标实现。
关键词:EPC项目管理模式;设计管控;提前介入
1.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模式是指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另外,还需要对所承包工程进行一系列的工程管理进行全面负责,其包括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事实上,EPC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程管理总承包模式。然而目前我国整体的经济市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下,尤其是我国的EPC依旧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国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也会受到EPC模式较大的影响。
2.EPC项目管理模式下提前介入
2.1对各个环节专业分包的提前介入
在实施EPC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专业分包方会在项目设计中提前介入,以此来帮助各个专业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推动设计的顺利深化,防止因为协调性缺乏而造成项目设计精度、项目进度以及成本的偏差。按照初步的设计,可以对人防、机电、岩土、建筑结构以及设计策划的景观和装饰进行确定,对幕墙的专业设计报告或者是相关图纸进行测算和计价。对设计策划之后的项目实施进行总造价的统计,从而控制住最终的成本。
2.2总承包方的提前介入
因为在实行EPC项目管理模式时需要总承包方的提前介入,以便在项目工程的起始阶段就可以让总承包方对业主的需求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保证整体项目的有力开展。在项目实行前期,应当整体分析项目的合同方式、结算要求、施工和设计进度、施工界面、工程的施工范围、技术要求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等,并且对成本进行筹划,明确分工安排。
3.EPC项目管理模式下设计管控
3.1设计计划管理
(1)明确设计范围。作为工程总承包方首先就是对合同进行详尽的研究,从而确定承包内容以及范围,进而确定设计工作的内容。总承包方通过对业主的合同以及招标文件进行详尽的分析,对项目相关的标准,具体的工程数据、总价、进度等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及时同业主进行沟通,更好了解业主的需求,帮助企业确定自身设计工 作的内容和范围。企业开展设计工作,可以由企业所属具备相应资质设计部门承担,也可以承包给专业的设计院,但是都要制定相应的设计任务书,并对设计任务书做相应的限额要求、进度要求及成果质量要求。
(2)组织论证与设计评审。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对采用新的技术或者比较重大的技术方案,都要向业主专业负责人报批,负责人批准后,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对方案、措施、技术进行论证,编制最终方案报告。同时总承包方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总承包方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
(3)设计计划编制。设计计划编制时,需要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以及投资方的需求,同时严格遵守项目合同的进度节点要求。目前国内的设计进度计划往往只有里程碑进度节点,对整个设计流程的进度点往往把控并不是特别具体,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各个环节进度需求,从而更好的制定可实施进度计划。
3.2设计实施管理
(1)对输入环节的设计管理。输入环节的设计管理是设计实施的首要环节,在设计输入过程中首先就应当对标准进行明确。
严格审核所有的输入设计环节,保障输入的准确。要明白设计的输入环节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管理过程。由于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为了让设计效果更显著,设计部门经常会修改固有的设计,除此之外,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业主也会提出相应意见进行变更。
(2)对输出环节的设计管理。在设计的输出管理环节最重要的是对设计的结果进行输出。要注意时刻保证输出完整的结果,确保其准确,设计的输出环节还需要对项目的需求加以满足,使所有环节都有可应用的以及准确的数据,按照专业的成本限制额度和设计的相关技术标准,应当对专项的设计图纸进行实时的动态审核,以此保障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与前期所规定的技术方案相吻合。
(3)对接口进行管理。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是接口的主要构成。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及业主之间是外部的接口,在管理方面,对外接口是重点内容,主要涉及协调业主、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以及审查项目等内容。内部接口则是由不同专业的设计方内部而构成的协作接口,或者是其他部门与主承包方的设计部门之间的接口,主要负责的是共享和交换企业的内部资料。
(4)对数据和资料的管理。数据和资料的管理大部分针对的是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设计数据以及由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相关人员审查业主资料,当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与业主协商,防止在未来出现问题,根据业主的资料,设计部门进行编辑由此生成设计数据,并且最终由业主加以确认。
(5)设计变更管理。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计的变更。考虑设计工作的可借鉴性和经验性风险,设计变更对于项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设计变更要进行严格审查并记录在案。
3.3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的设计控制
(1)对项目质量进行控制。按照业主对项目的需求,设计质量控制应当创建对应的质量标准,向业主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果设计信息。并且由业主审核设计成果,以确保业主的需求与设计的质量能够相符。根据质量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在今后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
(2)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设计不是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时间限制的。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就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总进度,其次要设立不同专业的分项进度目标。这样有利于细化设计进度的控制,通过不同专业的进度控制,从而实现对总目标的控制。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偏离进度计划的问题,第一时间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及时纠偏,确保设计进度目标实现。
(3)对项目费用进行控制。从EPC项目的运行来看,控制费用是其中的关键性工作,也可以说是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当项目进行决策之后,为了对项目的投入进行控制就需要时刻把握设计环节。根据相关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有效的项目设计,不断优化设计内容以保证相关的费用目标能够达成,从而保证对投资费用的合理控制。与此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当创建合理的限额控制机制,以此实现对总费用的把控。
结束语:
相较于项目管理的传统模式,EPC模式避免了各个工程环节之间因为沟通联系不紧密而形成的脱节问题。在EPC模式中,可以对项目进行统一协调,有效的衔接各个环节,最终达成总体项目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也避免了质量责任难以明确的问题。通过EPC模式可以促进设计工作作用的提升,持续性的优化整个项目,在满足投资方和建设方整体利益的前提之下,保证项目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永成,雷进生,吴秀仪,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19):147-149.
[2]米彪.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档案网格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浙江档案,2020(06):14-16.
[3]李晓光.项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9,35(12):47-48.
[4]李岭昌.EPC项目管理模式下设计管控与提前介入[J].四川水泥,2020(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