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刘贺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刘贺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阜阳兴达盛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技术管理不仅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还能保证其施工质量。实施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仅是设部门和施工单位的要求,也是保证满足建筑设计指标的必要条件。此外,在工程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管理;质量;概述;问题;对策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贯穿整个施工建设过程,对于施工效率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图纸会审
        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在于施工图纸绘制,图纸设计质量优劣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科学设计、严格审核,明确设计标准、凸显建筑要点,对于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建设企业要组织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开展专项会议,加强三方沟通交流,进一步明确施工意图,针对图纸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予以整改,使整个施工图纸趋于完善。在施工开始时,参与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图纸熟记于胸,以保证所有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同时,在施工图纸审查时,一定要确保图纸与施工合同一致性,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制定应急预案,避免损失。施工图纸对于施工成本也有着一定影响,如果选取最佳施工方案,将会保持施工建设资金明显减少,从而达到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
        1.2组织设计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组织设计就是建筑技术管理核心。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主要包括确定施工工序、施工方案等,要科学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时,设计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使施工方案契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严格落实施工工作、明确主体责任。同时,在选取施工人员时,相关技术人员须持证上岗,严禁“三无”人员进场操作,以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设备选择上要根据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合理权衡,既要保障施工顺畅,又要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使用时,要提前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相关步骤。在施工进度控制上要做好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避免出现工序衔接不畅问题。
        1.3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时要全面、透彻,如果需要使用先进设备或新技术时,要重点告知施工人员须注意事项。一旦出现设计变更时,技术人员要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指挥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需要政府审批后才可展开相应的施工环节,因而建筑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施工单位的重视。但就当前施工管理现状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监督指挥不当的行为,最终影响到了厂房功能的发挥,并呈现出抢工期的施工状况。此外,监督指挥不当问题的产生亦体现在部分监督机构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未明晰自身职责范围,继而由此呈现出效率较低的监督成效。另外,未达到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督也是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凸显出的问题之一,为此,应对其展开行之有效地解决。
        2.2施工管理约束力不足
        我国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对工程管理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章制度,并在制度内容中标明了工程发包、工程监理等施工环节,但仍未实现对工期问题及厂房建筑规模等方面的约束,从而导致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无法参照相关的数据信息来执行相应的施工管理环节。此外,施工管理约束力不足的问题亦体现在部分建设单位在实践施工过程中与监理单位形成了相应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从而导致监理单位在监督管理环节开展过程中呈现出无法发挥自身效用的现象,最终由此影响到了整体建筑施工质量。

另外,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未实现对施工技术的约束,因而应强化对其的有效解决。
        2.3施工技术水平不高
        施工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当前厂房建筑施工管理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引进新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建造过程中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等环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就此降低了整体施工质量。此外,技术使用不当也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原因之一,而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因素主要归咎于部分技术人员专业化技能水平较低,因而导致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呈现出整体施工水平不高的施工现象。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调配比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施工单位在实践施工过程中未实现比例的合理调试,继而就此影响到了整体施工管理水平,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强调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对策
        3.1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入场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到施工单位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的挑选必须要严格进行。在选择施工单位的过程中,要先对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对于资格证书不全的单位要不予使用。其次要对工程的承包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非法的转包,并且要防止越级承包现象的出现。最后要对施工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在施工出现问题的时候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3.2工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中进行施工技术改良和优化施工方案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质量问题发生可能性。但随时间、环境及施工进度的变化,也导致原本建筑中微小逐步扩大,而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比如:微小裂缝,通过长时期发展可能引起相关结构的断裂,地基沉降及形变等也会造成建筑结构出现大范围的裂缝,乃至倒塌。在进行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前,先应把建筑工程有关人员组织一块,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掌握其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其危害性,并制定针对的、合理的处理方案,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处理,以免出现重大施工。
        3.3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质量中的主要因素。要想保证更好的施工质量,就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有关质量理念的培训工作。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实施管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以及质量检查的能力。
        3.4质量问题处理要求
        一是对质量问题处理必须到达不留隐患,安全稳定,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二是要制定合理的处理范围,除直接对问题部位进行有效处理外,还应对相邻区的整个结构进行检查,确定处理范围。三是选择好处理时间、施工方法,及制定措施,问题出现后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但并非所有质量问题早处理就好,比如:裂缝、变形等问题,应对地基进行全面了解,如未稳定进行处理,通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且需要重复处理,在处理方法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性、便捷性等要求,择优选定。
        3.5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在进行管理体制的制定时,有与其他管理系统的依存性和协调性,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建立思想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控制保障体系。另外,企业还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学习,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基本情况的介绍,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流程和质量问题出发,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质量水平,而建筑的质量水平又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因而,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提高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哲峰.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华人时刊:理论研究.2011.
        [2]张会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