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张杰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张杰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很多难查、难管、难落实的质量通病问题。
        大连统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很多难查、难管、难落实的质量通病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物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下文就对此加以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问题
        1、管理中常见问题。建筑团队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是当下建筑管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部分新组建的施工团队为了节省制度建立的时间,将其他建筑团队规章制度原封不动地进行临摹复制,只得其形未得其意,致使内部管理较为混乱,管理工作冲突不断。管理制度是一个建筑团队执行管理工作的核心,所有人员必须遵守团队管理规章制度,而每个团队管理规章制度有着部分差异,这是因为成熟的建筑团队在设定规章制度时会不断根据团队现状改变规则,逐步形成一种大家认可、遵守的规章制度,若其他管理团队只是进行模仿,没有根据团队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管理制度与团队人员匹配性都会处于较差水平。
        2、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部分县镇级建筑团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人员安全要求不够严格,对建筑质量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在发生问题后喜欢托关系、走后门、寻人脉,团队内部也是拉帮结派,不仅无法保证建筑质量,还在当地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此外,部分建筑团队滥用职权,使用一些质量不达标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一项建筑工程是否有能够达理想建筑标准与建筑材料有着极为密切联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那么会直接导致建筑问题发生,降低建筑使用寿命,无法通过后期验收工作,给团队资金周转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对原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水泥,水泥的品种和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的高低,减少每m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就可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应选择比较大的水泥生产厂家实行定点采购,使水泥质量相对稳定。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外加剂的质量须满足规范要求,且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颗粒级配及指标符合相关规范。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制造和施工技术标准与步骤。尽可能使混凝土一次浇筑到位,避免混凝土堆积或倾斜,对下料斗的出料严格控制,缓缓推动料斗形成带状浇筑。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可采取水泥罐加遮阳棚并洒冷水降温的方式,砂石料洒冷水降温并用篷布覆盖,拌合用水采用井水,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2℃,并且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5℃。采用附着式振捣器配以插入式振捣棒进行。一般剪力墙截面较窄,深度较深,加之较密的配筋,插入式振捣棒很难插到底,只有靠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的振捣应主要针对三个部分进行振捣,第一部分是混凝土的坡脚,第二部分是混凝土的坡中,第三部分是混凝土的坡顶,只有这三个部分进行合理配合并且位置符合标准,才能保证振捣达到实际的效果。
        3、加强建筑混凝裂缝防治和施工缝的处理技术。在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施工后出现裂缝。

通常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对裂缝的防治手段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期间,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时对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填充和保养,若在混凝土施工完全凝固定型后再对裂缝进行修补就很难保证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提升混凝土粘附力与强度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添加不同配置等级的外加剂,增强混凝土的粘附韧性,在不损失混凝土墙体美观的前提下,对混凝土调控比例进行分析。对产生偏差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及时搓毛处理,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清理表面。
        4、加强对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技术防治。清理干净麻面、蜂窝的预防模板面,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混凝土须按操作规范流程分层均匀震捣密实,严防漏振。发现塑性收缩和沉降收缩裂缝,可在混凝土表面发现细微裂缝时及时摸抹压一遍,再洒水并覆盖塑料布养护或重新振捣来消除,如已硬化可向裂缝压入水泥加水湿润,再覆盖养护。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深化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施工人员提前装备好防护措施,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未经过技术培训人员要进行严格控制,绝对不允许接近施工危险区。高处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要严格控制下方人员出入。凡是施工范围内都应设置防护栏。施工过程中,切勿四处走动,施工人员应在规定的通道内走动。施工中遇到风雪天气或者暴雨等不可测的自然情况时,严令禁止高空作业等有关施工。在暴风雨或者大风的天气到来前后,应对工地的所有措施,材料等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因为恶劣天气出现施工意外。如果遇到加固点松动应及时对其进行稳固。风雪或暴风雨天气过后,如有必要也要对冰雪进行处理。
        2、对设备及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由于施工现场杂乱无章,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严格控制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情况,对于一切情况都要记录在案,杜绝克扣材料、乱用设备的情况。对于材料的来源要清晰,严格要求材料质量问题。确保材料通过国家指标,针对材料进行记录,对一切的使用都要井井有条。重要的设备要递交申请书且通过后才能使用,防止设备损坏无人负责的情况。
        3、加强施工中的监管力度。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专业意识,不能整天散漫,要严格处理质量问题。每一项建筑工程都要严格制定施工标准,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完成施工,在施工之前就要做好施工的控制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在控制指标之内,不能出现不合格指标,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总之,监管人员严格执行监管任务,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把关,控制施工质量合格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
        4、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处理。施工中会产生许多的灰尘和施工垃圾,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为了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首先在施工前要对周边居民进行疏导,提前通知,这样才是具有人性化的方法。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训练,让施工人员更好的处理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想要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筑团队监管水平与安全意识培训,激发施工人员责任心与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使房屋建筑能够满足人民居住需求,带动社会积极发展并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魏旭斌.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住宅,2020(17):264-265.
        [2]刘志鹏.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3):97-99.
        [3]刘亚静.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19(25):403-4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