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康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我国虽然在基础建设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基建迅速扩张的今天,依然能够看到很多工程项目的负面报道,这意味着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工程建设
1当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1.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工程建筑项目的细节和质量。近些年,国内的工程建筑项目大多表现出工期过长、投资量大和风险过高的情况,需要行业相关人员着重关注工程建筑项目的建筑管理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盲目投资和工期过长等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建筑项目的合理性。
1.2 我国工程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面临着工程原料质量管理不足、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缺少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整体工程的质量效果。首先,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原材料、施工地理环境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质量,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是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工程建筑项目在制定管理体系时,由于没有充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导致制定的管理体系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落实不到位。在实际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为工程建设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随着现代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的日渐复杂,人们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工程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这不仅会降低管理工作的效率,还会大大影响整体建设效果。缺少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对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程序没有明确的说明,会影响工程建设工作系统、全面地进行,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在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下的工程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包括使用的工程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等,这与信息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符,会严重阻碍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人员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要想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程项目,就要保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但现阶段不少的工程建设企业都缺少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使得各项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部分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使整体建设工作未能有效地进行,进而影响项目管理的工作质量。
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要点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涉及范围较广,在施工时要能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分析出建设目的,进而选取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现代建筑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建成专业化的管理结构,然后根据制定好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工程的成本和质量进行控制。为了有效防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以下三方面的管理。
2.1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各个环节。在施工前期要先明确工程的控制目标,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进行优化调整;在施工结束后,相关人员要遵循特定原则对施工管理的控制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同时,为了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要不断提升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特别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只有其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地参与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对工程建设资源的配置
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何一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加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一些施工原材料资源来说,管理者要结合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度安排各类资料的“出场顺序”。对于资源资金来说,先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合理,之后在这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资源费用。同时,可以适当增强施工企业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责任体系,打造权责分明、奖惩合理的企业环境,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优化资源的配置。
2.3加强对施工人员技能的培训
施工人员是工程生产的主要操作人员,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息息相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教育和责任感培养,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程中,要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机械设备,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也可以采用轮岗制度,使施工人员能够在各个岗位上进行学习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
3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3.1 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
(1)应充分结合项目建设现场的条件,针对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精细化作业,明确项目各个建设环节中各个管理技术人员的职责,并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效率。(2)加大项目现场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力度,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主要是缺乏安全管理制度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工程项目管理力度,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及体系,制定预防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3)完善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大部分的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加上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存在施工安全隐患,需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3.2提高工程施工材料采购质量
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的采购是必要环节,因此规范采购流程,优化采购制度,对于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严控施工材料采购的源头,加强管理控制,各施工材料进入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或者场地时,施工单位要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严格的检查,并保证各项建筑施工材料能够正常流转,对于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材料禁止进入现场。其次,应合理保存施工材料。对于经检验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施工单位要合理保存,避免出现施工材料随意堆放的现象。最后,要科学改进领取施工材料的流程,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各流程的改进措施和改进标准,严控项目管理中各项材料的使用标准用量等。
3.3完善项目管理的制度
首先,项目管理人员要科学更新管理理念,加大管理投入,针对工程建设开展全过程管理模式,从项目建设的投资规划到施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构建更为合理、时效、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其次,要依据具体的项目建设类型,采取负责工作体制,加大工程项目管理的强度,开展和实施问责机制,加强专项考核机制的应用,制定标准化的奖励考核制度体系,促进和提升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与稳定性。最后,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安全施工技术分析,找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因素,并及时规避和清除相关工程管理规定,开展科学规划,规范工程管理制度和体系,保障工程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通过对工程管理制度体系的优化,可显著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程建设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结束语
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要点,不仅对企业有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高品质的工程还对加快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慧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8):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