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戚燕平
[导读] 阅读是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到小学生高年段的课外阅读量要求不少于100万字。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内教材开展教学,会达不到阅读要求,也可能会限制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知识的拓展。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联小学   戚燕平

摘要:阅读是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到小学生高年段的课外阅读量要求不少于100万字。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内教材开展教学,会达不到阅读要求,也可能会限制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知识的拓展。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对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全面的补充,帮助学生深化教材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可以锻炼小学生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同时可以积累更多优秀的写作素材,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形式化,内容多局限于课内教材,方式多是学生简单地浏览,而教师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精讲上,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材教学中重要的补充内容,它实现了语文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充分发挥其教学意义呢?
        一、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图书市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非常丰富,但并不是随便一本读物都适合小学生阅读,不同的题材、不同内容的读物给予孩子们的感受和收获是不一样的,好的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促使思维发展,提升语文素养,而一般性的材料则难以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一些不良思想还可能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1]。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进行有效指导。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课后链接的推荐材料等相关教学内容,指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外国文学名著”,结合课文《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些文章的节选部分,向孩子们推荐整本书的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游历类的外国文学名著,跟随主人公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与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与科技”,可以学习精读课文《琥珀》后,结合课后阅读链接向孩子们推荐王文利的《琥珀物语》、法布尔的《昆虫记》等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阅读。
        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篇课文后,因为很多孩子都对恐龙感兴趣,结合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了解鸟类起源的多种假说,向孩子们推荐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走进自然》等。



        二、课内课外结合促进交流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把课内阅读学习掌握的阅读技巧应用到课外阅读中,让孩子们课内得法,课外应用,通过实践对其加以巩固,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教材的补充、拓展,积累素材、活跃思维,为课内阅读奠定基础[2]。因此,两者的结合能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比如每周的“动阅读”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一个章节或整本书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推荐课,让孩子们推荐自己喜欢的读物,说说喜欢的原因,简单的介绍读物的题材、内容等;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分享课,阅读同一本课外读物,交流学习方法,分享阅读心得,展示阅读收获。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语言表达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再一次的消化、吸收,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
        再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写作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平时让孩子们将积累好的素材在课堂上分享,当教师确定好习作主题后,让孩子们从中筛选相关素材作为写作的参考。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物描写一组》后,让孩子们从积累的素材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句子,对其进行仿写。
        三、开展趣味课外阅读活动
        单一的课外阅读形式难免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活动,使课外阅读的形式更加丰富。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无疑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其体会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提升阅读积极性[3]。
        如,教师将教室的某一个角落布置成“图书角”,在书架上摆上各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读物,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如故事类、科普类、名著类、作文书等,周围再摆放一些绿植,营造舒适、良好的阅读环境,锻炼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然后,不定期地组织课外知识竞赛,看谁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多,对表现优秀的孩子给予奖励,这样能更有效提高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热情,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此外,教师还可以争取家长的配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分享收获。让家长多了解孩子课外阅读的情况,提供更多的亲子相处机会,增进感情,增强课外阅读体验,提升阅读兴趣。
        结束语:
        课外阅读主要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阅读技能,同时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趣味和魅力,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晓娟.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与方法[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 v.20;No.218(09):71-72.
[2]滕云.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内容与难点[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2):57-58.
[3]徐婷.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242-0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