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植保技术推广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   作者:高静
[导读] 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迅速平稳发展,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高静
        泗水县泗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273200
        摘要 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迅速平稳发展,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党和政府对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资金及技术的投入也不断向农业产业倾斜。但是受农民意识水平的限制,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依然存在农业生产产量低、质量差、不安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进行农业植保技术推广,如何科学的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业植保技术;推广方法;病虫害;防治;
        1  产生病虫害的原因
        1.1 没有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农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维护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平衡,如果生产中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工作,那么会导致出现病虫害问题。如果农业生态失去平衡,使得农业生产中生物缺少多样化,致使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破坏的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容易为病害及虫害提供生长的环境,这样抵抗病虫害的资源则会剧减。另外在生产中栽培种类固定、单一,从而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1.2 没有做好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
        选用合适的抗病、抗虫品种是做好农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这样不只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同时能进一步提升作物的抗病和抗虫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栽培中,很多农民忽略了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一是有些农户没能选用抗病抗虫能力强的品种,二是在进行栽培或播种前,没能进行防病防虫的预处理。三是很多农民没有很好地掌握生产中病虫害发生的规律。
        1.3 没有进行综合防治
        在防治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时,盲目地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种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既没有考虑到防治的成本,同时也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防治。没有合理地利用物理方法进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时在利用农药进防治时会产生其他的危害。
        2  农业植保技术推广方法
        2.1   加大宣传力度
        第一,构建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建立完善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配置创建专门的官网账号、微信群、公众号,安排专门的农业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定期发布相关的种植信息、植保信息、产品流通信息等农业知识或农业信息。种植户或经营户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刹那可能、学习、参考。设立专门的交流互动专栏,及时收集建议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相关的解答工作。其次,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和相关的推广人员,及时掌握并向广大农民推广先进的农业植物保护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开发成果,并在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手把手的传授推广,把理论知识、技术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技术的认识度和应用度。再次,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解决实地培训中时间与地点对培训造成的制约问题,安排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或是有关农业专家进行网络授课,扩大受训农民的覆盖面,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同时,通过授课专家和受训农民的直观沟通,能够尽快掌握农民生产中的困惑和问题,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和培训。
        2.2  组建专业的植保技术队伍
        为了提高农民群众掌握应用农业植保技术的能力,扩大应用覆盖面,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植保工作队伍。拟选派人员应从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组建专业队伍,保证队员们能与农民群众进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传授现代农业质保技术,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不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进行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群众对植保技术掌握和应用能力,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2.3  重视植保技术额创新,及时推广应用
        现代植保防治作业中使用的无人机,利用空气流动的原理,它可以将种子和肥料以及农药精确地撒播、传送到所需的地方,精准度和工作效率都很高,可轻松实现精准高效的作物保护,无人机做而已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现阶段植物保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推广应用时,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不仅要进行优化和创新,还要经过试验应用后,效果理想方可进行推广应用,也不能照搬照用,以免不符合本地实际。同时,推广中要注意与农民沟通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微信群等定期更新植保技术、种植技术、农业信息。我们也可提供专家咨询电话,及时为他们解答生产中的问题,从而加快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3  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3.1  结合当地实际,建设病虫害防治系统
        统计资料显示,我省农业病虫害发生量为0.33亿hm2次/年,防治工作大约为0.35 hm2/次,通过病虫害防治,每年大约减少500余万t地损失,可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依然达到100余万t。因此,我们要根据我省农业生产地实际,把提高产量作为目标,开展系统化的植物保护,从而保证我省粮食生产额丰收,确保粮食安全。因而,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开展植保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的农业病虫防治系统。就我们泗水县来说,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病虫害。为了做好我县的植保工作,我们应该结合泗水实际,工作要有针对性,相关人员要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泗水农业的发展实际,建立完善系统化的植保工作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对我县常见病害、虫害的种类、发生的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充分掌握,同时要定期调整、优化,建立预警机制,根据发生情况及时预警,推进我县农业植保工作正常进行。在病虫害监测过程中,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对农业生产开展24 h的监测,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病虫害发生萌芽状态,系统能够及时预警,技术人员确认后及时组织开展防治,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最大程度的减少因病虫害发生造成的损失。
        3.2  强化田间生产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些作物本身的抗病抗虫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抗病抗虫品种能力较强,自身就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因此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农民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进行栽培种植,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种苗选购时,要选择正规的经销商,购买时要签订合同,索要发票,一旦发生问题,能及时索赔,保护农民权益。同时,要做好田间生产管理,播种前做好种苗的病虫害前处理工作,把一些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消灭在播种前。农技推广人员要做好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农民在田间管理中做好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农事操作,最大限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若发生病虫害,要及时去除病株,降低传染和蔓延的几率;田间积水及时排除,防止因积水原因发生的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面源污染。
        3.3  改善生物防治效果
        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若经常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了防治效果。因此,我们要以生物防治为主。生物防治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效果明显,危害还小,有效解决了化学农药带来的农药残留超标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推进了农业生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要进一步加强植物保护工作的力度,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建设高素质的推广队伍,进一步做好技术推广和应用,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应用现代植保技术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全面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 1 ] 宋凤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研究[J].乡村科技,2019(02):197-198.
        [ 2 ] 任国华.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19(10):159-160.
        [ 3 ] 史继发.探讨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与方法[J].种子科技,2017,35(06):197,199.
        [ 4 ] 崔玉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及其发展措施[J].吉林蔬菜,2017(07):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