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   作者:黄敏瑜
[导读]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已发展的较完善,在此情况下
        黄敏瑜
        东莞市恒安电气维护有限公司大朗百达分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些年,互联网技术已发展的较完善,在此情况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而衍生出的智能化技术也同样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已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基于此电气工程自动化也结合本身特点及需求,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结合这些情况,本文首先对电气行业中的智能化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之后在此基础上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具体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技术;特点;应用
引言: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于我国的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与进步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同时还是提高我国经济及研发先进技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在电气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中,自动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支撑性技术,通过融入计算机技术,会让自动化技术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升,然而在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前提下,研发出智能化技术,这一技术具备高效和精准性优势。对两者实施充分有效的结合一定会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效果达到最大化,促进电气工程行业发展,并同时提升国家经济水平。
1.智能化技术优势
1.1具备高效性高精准性
        智能化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有运算能力超强的芯片,再加上高灵敏性监测元器件以后便可有效的提升设备生产加工精度与速度,使电气产品各项指标都可以充分的满足相应标准。
1.2具有良好的柔性化
        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可有效降低人力上的投入,而且人员对于设备的监测与维护频率同样也会得到明显降低。如果设备运行稳定性欠缺,那么就较易形成设备故障,并且还会增加维修时间,由此对生产进度形成直接影响。但是智能化技术存在的一个优势便是具备柔性化,可以有效协调各个系统间的工作,同时还可进行自我维护,提升设备整体运行安全性。
1.3实现实时智能
        伴随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件的进步与发展,为应用智能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功能的有效实现提供保障。人工智能能够充分的模拟人的思考及行为方式,通过这样使控制系统达到智能化,以此对信息实施有针对的处理,并同时提高智能技术实用性。
2.电气行业中的智能化技术特点
2.1可无人生产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在制造生产各环节中降低人工投入量,减少设备人员操作,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如:在电力系统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提高设备响应效率。通过在监控与控制两大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远程操控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仅需借助屏幕便可有效的掌控整个生产车间,并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不但可以确保生产精准性,同时还可保证生产人员人身安全。通过应用5G技术,真正的实现无人工厂,这是电气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突破。
2.2不需控制模型
        与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控制系统相比,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以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势性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在此当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智能化控制系统并不需要应用控制模式。以往的控制系统需基于控制对象模型设计来完成操作,所实施的全部控制操作都是在充分了解控制对象模型设计的前提下实施的。然而当模型设计一旦存在复杂动态方程时,便不能实施充分有效的控制。但是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在各种复杂条件下,仍旧能够对对象进行精准的控制,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主要是因智能化技术在自动控制器中的应用所促成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自动化控制器紧密系数[1]。


2.3可对信息实施精准处理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在多重复杂输入情况下仍然可以良好的处理好数据,并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对处理数据做到相应的评估与分类。即便出现无用或是错误性的信息,也可充分的保证数据处理效率性、精准性。如伴随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大,企业在实施生产制造时,所生产的产品也需具备良好的变化性。在此情况下,智能化系统同样也可对整个生产过程实施大范围的精准控制,对于这些功能以往的自动化技术是完全无法完成的。如想在生产对象发生变化以后,仍然可以对整体进行良好的控制,需积极全方位的大力发展智能化技术。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3.1神经网络系统控制模式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促进控制系统实现神经网控制模式。以拟人形式的控制模式让控制系统具备较强大的坚固性、容错性,通过对数据实施分析、处理、存储、反馈,把经过处理以后的信息传送到各神经网单元当中,以此良好的提升系统处理信息效率与精准性。以此为基础,神经网系统还可计算得到信息反向分布法,结合系统实际生产实施及时调整,以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2]。
3.2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的有效实现,对各个行业来说,均是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电气行业而言,智能化控制的有效实现要比其他行业重要得多。在现时期的电气行业当中,已有很大一部分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并且在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促使智能化控制面得到有效提高。现时期的智能化控制方式,基本都是专家系统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三种,可以有效的对设备实时运行情况、故障原因进行即时的记录,同时对各数据实施处理,并通过监控远程的监控设备运行情况,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3]。
3.3PLC系统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融入智能化技术以后,再对设备实施控制时,对电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设备实施指令时作为电力系统应做出高效、精准的反应。像这种高效、高精准性的电力控制功能在以往的电力系统是很难完成的。在此智能化的基础上衍生出PLC技术,LPC技术是智能化技术中的一种,其在电力系统中担负辅助控制技术的责任,可以支持复杂形式的电力需求,借助现场传感器与远程终端可将电力系统运行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以此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随时的监控并同时确保生产过程中电力资源的不间断供应。
3.4电气优化设计
        相比与其他行业,电气工程自动化产品设计会更加繁琐。涉及很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还需具备超高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从现时期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实施电气产品设计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即:第一,在不断优化与健全的理论体系当中创建设计方案。第二,对原产品与经验进行合理的调整。第一点存在不可预测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不具备良好的实用性。然而第二点需要不断的投入大量资源,但所设计的产品却缺少相应的创新性,这对于行业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伴随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获得有效解决,通过应用计算机,让电气产品设计更为高效和智能。除此设计完的产品能够预先在计算机内实施模拟运行,如此较大程度的降低资源与时间方面的成本投入。
4.结语
        总体来说,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现时期的发展需求,而且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通过应用智能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投入,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支持远程控制、增强生产安全系数。企业应加强企业对于智能技术的应用率,在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为电气行业整体发展与进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秀强,孙延明.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J].科学学研究,2020,38:97-104.
[2]周伟.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机器人及 PLC 的集成控制研究[J].智能城市,2020,6:257-258.
[3]刘甲洪.基于DSP波的PLC 技术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245: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