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千阳县国有林场改革及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   作者:景志宏
[导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有林场在改善生态环境
        景志宏
        陕西省千阳县国有唐家山林场  陕西千阳  721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有林场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林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些年来,尽管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千阳县国有林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国有林场进行概述,后着重探讨了国有林场改革及可持续发展思路,以期能够为同行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可持续发展

引言
        林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不仅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由此可见,林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及保持生态平衡两大领域均肩负着重要使命。然而,近些年来,以生态公益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管护费用明显增加,导致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相关林业部门的工作责任也明显加重。由此可见,积极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非常有必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重视长远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必须与上述发展观紧密结合,以保护森林资源,进而推动当地林业实现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国有林场概述
        20世纪,国有林场又被称为“国营林场”,属于一个直属国营单位。建设国有林场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植被和森林,不仅能够扩大森林分布面积,提高森林质量,还能使林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使森林资源的应用价值实现显著提升。近些年来,国有林场在涵养生态与净化环境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相关政府部门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自然资源而设立的以林业生产为主的国有事业单位。截止目前,国有林场建设工作已经持续较长时间。据统计,全国国有林场共计4507个,并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林场工作人员超过66万人。就千阳县而言,近些年来,该地区国有林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改革,不仅使该地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明显增强,森林面积与蓄积量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且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问题
2.1经营与选拔制度不够合理
        当前,尽管千阳县国有林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改革,但是受到以往传统林场的影响,该地区国有林场生产制度出现生产资料无法均匀分配等问题,未能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等制度,不仅打击了林场员工的积极性,还导致国有林场的生产效率低下。另外,千阳县国有林场还缺乏完善的公开选举竞争选拔机制,既无法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制约了林场效益,并使林场内部体系与管理体系陷入恶性循环。
2.2缺乏合理的补偿补贴机制
        未严令禁止砍伐森林之前,林层工作人员往往任意砍伐树木以售卖,进而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然而,自从森林资源禁伐政策颁布之后,大多数林场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明显减少。再加上千阳县缺乏完善的政府补贴制度,导致工作人员的收入极为有限,长期持续下去将会使国有林场的员工陷入贫困境地。 但是,国有林场的社会责任却有增无减,办公与工作设备不足导致国有林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既无法高效完成森林消防与保护等任务,也对生态保护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大程度的制约作用。除此之外,千阳县国有林场均位于偏远地区,这些地方经济落后,林场员工大都为当地居民,缺乏优质的社会福利补偿补贴政策,既无法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甚至还无法准时为员工发放退休金,不仅严厉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对当地国有林场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2.3资金匮乏
    千阳县国有林场均位于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较为贫困,且基础交通与通讯设施较为落后。再加上建设资金匮乏,导致国有林场无法及时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尽管在短期内拥有一定的资金开发与建设特色林产业,但是由于后续资金无法及时得到补充而导致特色林产业无法持续发展,最终将会加剧林场经济困难的现象。
3 国有林场改革及可持续发展思路
3.1明确国有林场的属性
        在改革过程中,要做好林场的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其属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无法明确掌握林场的构成与属性等内容,进而导致林场管理极为混乱。特别是在林场类型混淆时,无法高效做好林场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安排专业人员积极研究与调查国有林场的构成、属性、目标、功能、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并使用GIS技术对林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关部门全面、有序管理林场提供便利。
3.2完善管理机制
        千阳县国有林场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并将其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国有林场在开展工作时应当积极构建高效的交流与对接平台,同时还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提升林场管理效果。另外,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严格监管各个部门,以确保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3.3拓宽融资渠道
        可以用以下几方面着手:(1)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近些年来,随着千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成本的显著增加,当地国有林场必须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自身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规划,还可以树立自身品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使国有林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显著提升;(2)招商引资。千阳县国有林场应当积极丰富与发展多种林下产业,以尽可能争取较多行业内外投资。使用招商引资这一方式,既能够利用国有林场的固有资源优势,又能对投资者的经营经验与资金进行充分运用,以优势互补,最终使国有林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显著提升。
3.4强化监管建设
    国有林场应当始终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建立健全国有林场的监管体系建设。通常情况下,在国有林场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严格做好各个过程的监管工作,尽可能做到资金透明,以确保所有资金均用在“刀刃”上。另外,建设监管系统时要实施责任制,不仅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又能保障国有林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3.5完善保障机制
        在改革过程中,还要积极完善补偿补贴制度,为保障国有林场员工的基本生活。国有林场在建立保障机制之前,首先应当普查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清楚掌握各个员工的家庭状况与收入状态,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保障机制。另外,在建立保障机制时,还要为所有工作人员购买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使全体工作人员能够真实体会到生活保障。除此之外,还要准时向退休的林场员工发放养老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民众积极参与到国有林场的开发与建设当中,进而为国有林场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丽婧.对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20(36):37.
[2]刘云光.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绿色科技,2019(13):247-248.
[3]唐春果,黄肖芳.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绿色科技,2019(7):47-48.
[4]普传雄.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绿色科技,2017(17):139-140,142.
[5]吴丽冰.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思路及经营管理对策[J].江西农业,2020(10):82,84.

作者简介:景志宏(1969-06-08)男,汉族,中专,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林政资源管理与景观绿化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