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浅析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   作者:祁永林
[导读] 矿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矿井下和基础管理的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善,
        祁永林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分公司张集煤矿供电二队?232000?

        摘要: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矿井下和基础管理的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善,轻者停工停产,重者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在煤矿企业中推行机电设备管理,对于煤矿实行本质安全化、减少煤矿事故,保证煤矿实现安全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随着矿井采掘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要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高效安全运转,抓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近年来,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手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机电设备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但是高效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起步较晚,作为设备使用、管理、维护并重的基层单位,仍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机电管理也是综合性的人与物的管理,是煤矿重要管理体系之一,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对待,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加快用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水平。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备管理理念落后
        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生产工区,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同时,由于生产任务较紧,部分领导盲目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水平。由于企业领导对设备检修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机电设备定点、定期检修工作不能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往往要到设备出现异常或大故障时才进行检修,因此造成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加大了检修成本。由于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40%。
1.2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煤矿企业的环境非常恶劣,粉尘大、湿度高、有腐蚀性气体。机电设备在井下运输、存放过程中,如不注意封存,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就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损坏,由于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此类事件时常发生。比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同时很多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1.3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差
        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己认为是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因此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有调查表明,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贻误故障处理时机,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同时资源整合压减关闭矿井工作也是造成矿井技术人员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
2.1管理制度化
        以利学的理念指导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煤矿机电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要摒弃“难免论”。

在机电管理工作中向传统观念挑战,力求工作做到完美,不留缺陷。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人人要有责任意识,克服消极、应付、马虎的思想,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消除工作中的缺陷。依照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查检修制度,各机电工、操作工种岗位制,并张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对设备的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严格执行矿井停产检修计划,每月检修一次,每年进行四次大修,检修计划必须包括检修内容、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等,确保检修质量,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2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
        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机电设备管理中人的因素占第一位,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要尊重保护技术人才,对有特殊或专项贡献的技术人员要适当给以奖励。机电职工素质的提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快设备检查、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好每周学习时间,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讲课,并将培训学习考试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更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厂方人员针对矿生产中现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培训,使设备检查、管理人员同样做到三懂(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会判断和处理故障)。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实施可靠性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零缺陷管理水平,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和支撑。因此,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还要成立QC小组,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职工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3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各生产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全过程的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又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推广使用计算机管理,引进“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软件,对全矿设备行全面的跟踪管理,方便领导快速、全面的了解设备的情况,既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又可有效的控制设备费用开支。
2.4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首先在设计方面一定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在设计环节上不留任何隐患。其次在设备配件购置过程中要把好购进设备质量关,在购买过程中要辨别真伪,严把采购质量关。对设备的到货把好验收关,必要时要进行拆机检查,性能测试后方能下井使用。在安装方面要坚持把好基础质量关,把好分阶段性验收安装质量关。对于安装的关键工序,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调试质量关。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煤炭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
3.结语
        综上,在目前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完善、管理内容无法有效细化等多种问题。煤矿企业需要在正确认识其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通过优化不同的设备管理环节、推广全新的安全管理制度、细化机电设备的准入标准与管理流程并且增强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配置等手段,使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提升,以此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硬件基础,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能够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润和, 李化强. 对于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维修一体化策略的思考[J]. 信息周刊, 2020, 000(010):P.1-2.
[2]邵永权. 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 74(21):16-17.
[3]赵建强.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0, 287(10):213-214.
[4]张福胜.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20, 000(016):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