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毕节供电局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要:在电力网络系统中,应该加强配电网的自动化设置,通过现今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供电质量,避免故障的产生,及时发现问题,缩减处理故障的时间,提升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1配电自动化概念
配网自动化可以凭借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的加持,实现在线实时监管,实时收集配电网运行数据,掌握电网结构参数并构建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立智能的网络运行监管系统,对配网实现24小时全程监管,掌握配电网运行状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下,通过管理、监测、保护提升配网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在配网发生故障后,执行配电网管理与监测工作。
2配单网的自动化设计原则
2.1实用性的原则
配电网的自动化设计中应该充分满足实用性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之上对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进行分析应用,适用性是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措施。结合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特色,配电网和用户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进行自动化建设时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主要的建设依据。只有符合了人们的需求,才能实现建设的真正目的。目前,国家更加重视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做出了很多的支持在设备的容量和线路的长度方面都实现了大幅度地提升。这种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性,为了更好地改善这种问题,就需要集合特殊地区的真实情况,对所需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更加合理的挑选,选择的标准就是适用性比较强,不能一味模范独立的成功案例,减少因为不适用而出现的局限性。应该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区需求,确保建设资金充足,充分了解当地民众的实际用电需求,结合以往的考虑因素,进行科学设置,加强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2全面性的原则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设置中,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技术知识。技术人员需要对多种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对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减少在电网自动化建设中使用技术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逐步地进行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动化中各个功能的全面性,还能降低设计的难度。在进行自动化技术运用之前,应该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建设的目标,结合以往的建设经验,将自动化技术更好的应用在配电网系统中,总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线路中的电压控制设施和组建的开关进行建设。第二个阶段是懂点的各个直线中的开关、控制设备和通讯设备,进行科学的调配。第三个阶段是对通讯功能的完善,使用微机对运行的信息进行合理控制,对配电网的整个运行系实行自动化的管理。
2.3控制性的原则
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和质量。在对自动化技术的选择时,以满足目标当成基本的条件,结合操作性与合理性强的技术形式,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建设难度,还能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在以往的技术方法中,大多数都会使用重合的断路器,这样的方法对配电设备的各项功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一些电力设备还有延时方面的功能,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应用的时间很少,对故障分析的时间少于合闸的时间,影响供电的连续性,把握控制性的原则,对电流进行更好的控制,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在配电网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策略
3.1对象设计技术
从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现在的建设情况来说,多数采用馈线、变压器以及变电站等方法进行设计,每个地区中都有很多的馈线子网,在每个馈线子网中还有存在很多的节点,每个机电都有一个管理的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能进行联系,进而可以实现通讯,对配电网而言,不同的变电站中的节点,不能实现联系,在同一个变电站中,才能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节点之间互相联系,得到联络节点的同意,在进行不同馈线子网之间节点的互相通讯,首个子站就是馈线子网里的进行网络控制的节点,这个节点可以对其余各个节点中的信息进行记录,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中的网络通讯,能够高效的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
3.2自动设计中继技术
通过NDLC的中继节点能够实现各种信息之间的接受以及转发功能,结合这一个特点,结合在自动设计中应用中继技术,保证节点的特点,并且对信息实现有效地处理。在进行系统地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较少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失真情况,需要在NDLC的中继节点中设计数字信号。除此之外,要想更好地让两个节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也能使用这个技术,打破传输限制,保障电力网络系统中的有效通讯。
4配电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4.1配电自动化的综合型受控端
综合性受控端会将配网自动要求传递到SCADA系统,根据掌握的信息数据完成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处理,通过对受控端数据的整理,实现系统规模简化作业,在配网自动化综合性受控端完成信息信号采集、处理等工作,当相应作业完成后还需要考虑到配网自动化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否会因为电力系统震荡等原因,导致信息处理工作效果难以达到工作要求。通过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以及电压进行全程监测,并将监测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主控方,通过信息及时传递,完成受控端信息通讯,确保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在SCADA、DA系统中,及时处理电力系统信息,通过数控端实现信息的及时通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精准性。
4.2定制电力技术
定制电力技术由高速断路器、电压稳定器、频率检测器、快速无功补偿器等设备构成,了解柔性送电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各项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其应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后,通过定制电力技术降低谐波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谐波,进一步提升供电效果,降低供电所需使用的成本。
定制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期间,会出现瞬间增加负荷、丢失大负荷的情况。在电力系统在运行阶段,为保证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还应该将定制电力技术活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适当调整内部线路,优化电力系统,并根据高层次客户对配电运行工作的需求,灵活的应用定制电力技术,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满足高层次客户对配电网的使用需求。
4.3新型FA技术
FA技术是我国电力企业当下重点研究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目的是为了分离配电系统与输电系统用户端,提供电网提供者信息,方便用户实时查看电价信息,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供电方,FA技术糅合众多信息化技术,并在技术支撑下实现分布式电源,从而可以精简线路配置,减少无用线路传输电能造成的能源损耗,通过优化电路内部结构,进一步提升内部能量的利用效率。
结束语
配电网自动化使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通过各种技术优化组合,实现在线实时监管,掌握配电网运行情况,根据收集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安全测控,进而提升配网监控工作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技术加持下降低配网运行管理难度,在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配网监控监管力度,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实时监管,并根据掌握的数据信息,了解配网运行存在的安全威胁,有针对地进行系统维修、养护工作,让用户可以拥有良好的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贺墨琳,徐常,陈露东.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9):109-110.
[2]贾宁和.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6):129-130.
[3]申扬.浅谈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27(03):159-160.
[4]杨嘉荣.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运用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20(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