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付炜、黄俊成
[导读]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付炜、黄俊成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企业一定要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针对电力系统当中出现的相关安全问题和事故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并对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进行不断更新和优化,促进其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提高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应用策略
        
        引言:电力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担负着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电力能源的重要责任。目前随着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广泛应用,电力企业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面就针对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有效实现电力企业的标准化作业发展
        电力企业标准化作业的开展需要在标准指导方案的指导下进行。为了促进标准化指导方案的有效落实,工作人员还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电力企业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针对标准化指导方案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发出相关的工作流程指令 [1]。工作人员建立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会以单个组件的形式将工作指令内容进行有效分解,并且通过标准库的建立对电压等级器件和作业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对相关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明确,并在构建的标准库当中按照相关的作业类型或者设备任务开展自动化搜索,从而找到与之匹配的相关组件内容。最后系统会针对搜索出来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将其整合成比较完整的标准化指导方案,进而在标准化作业开展的过程当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电力企业标准化作业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促进电力企业作业现场监督的信息化发展
        要想促进作业现场监督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建立相关的作业现场安全信息管控系统,此系统当中不仅包含了管理平台模块,而且还包含了手持终端模块。手持终端模块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对象是现场作业人员[2]。通过手持终端模块,现场作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求对生产管理系统当中工作票的相关信息进行远程调用,并有效开展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对工作票的执行进行自动生成,现场作业人员班前会的召开,针对现场安全方面采取的布置措施,实际施工之前开展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作业开展过程当中到岗到位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作业完成之后相关验收活动的执行等等。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对手持终端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按照手持终端上呈现的流程来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开展,同时还要将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拍照的形式进行上传。一旦在作业当中出现相关问题,就可以利用手持终端当中存储的相关作业资料与各位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视频讨论,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而管理平台在应用过程当中的主要对象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管理平台对作业现场的相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手持终端的优势以视频的方式来对现场作业进行监控,如果发现作业人员违章操作要及时发出预警,有效保障电力作业开展的安全性。

此外,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将二维码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二维码对作业人员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对作业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保障其在设备维修和检修的过程当中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在其工作过程当中发现作业人员进行违规操作或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就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做出预警,避免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进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三、促进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培训的信息化发展
        电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对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电力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在培训当中不仅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而且电力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培训工具箱,它作为一个信息化综合模块在电力企业培训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安全培训工具箱信息综合模块里面包含了多项内容,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它对员工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对培训方案进行有效建立,另一方面它里面还设置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安全知识测评。在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的时候,员工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自己的身份证来进行扫描认证,系统可以对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生成,并为该员工自动建立相关的培训档案。员工可以在培训工具箱当中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学习课件,也可以参与集体学习通过外界屏幕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员工在培训学习完之后,还可以利用培训工具箱当中的考评模块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测评,系统也会对员工的测评结果记录在案。因此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从而为员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促进企业培训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提高电力企业安全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大数据技术进行安全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电力设备以及线路也被运用到了电力建设当中。这势必会给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具体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保障各种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的安全性,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各种电力设备的参数进行有效监控,例如电力设备的压力,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以及电力设备的温度等[3]。虽然目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但是电力设备的管理主要依靠的是人力,它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往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对设备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判断。而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设备管理当中的有效应用,它可以准确诊断出电力设备的故障,也可以针对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并在数据信息库当中将故障诊断算法进行有效添加。这样就可以全程监控电力设备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对电力设备当中存在的相关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判断。对于存在的相关故障还会以警示提醒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同时还会将诊断处理意见呈现给工作人员,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对相关的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将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消除。从而保障电力设备稳定持续有效运行,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于建立安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电力企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对于电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受到了明显的成效,各项电力安全信息化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实际应用阶段,不过这还需要电力企业对安全技术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促进安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完善,全方位保障电力安全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从而为我国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储备. 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技术的应用分析[J]. 通讯世界,2018(1):
179-180.
[2]颜清华. 优化供电局信息化应用管理的策略分析[J]. 数字化用户,2017,23
(43):124.
[3]魏华跃. 智能技术在电网运行管理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20(35):158,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