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珊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规模整体的不断增长,整体建设的不断加深。我国当前电力企业也正在逐步完善相关的整体的管理制度。对于现代电力企业来讲,全面预算的深化在企业正常化运行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电力企业在全面预算的管理下,可以将当前企业遇到的问题都融合到一起进行综合的管理控制。通过企业全面预算,来合理地帮企业有效控制生产运行成本。以求企业进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成本;造价管理
引言
电力企业属传统的资源导向型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体制比较僵化。在信息化时代,为了有效地提升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需要根据现行的经济形势进行创新,缩减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电力企业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1.1决策阶段中的问题
企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中,通常都未开展有效的经济分析,无法确保准确性,并未深度地思考以及研究项目可行性,使得在实际施工中因为造价的变化而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这和缺乏有效的造价分析和成本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施工设备以及工艺是项目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这方面的选择也会给造价带去很大的影响,在工程项目明确后,就需要结合项目的各方面情况,如规模、施工技术条件、投资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等,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科学地制订施工周期和进度等。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都做得不理想。
1.2造价信息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共享
我国现如今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很多领域中都可以实现合理的应用,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更是如此。但是与现阶段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控制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整体应用深度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造价数据无论是在处理方面或者是在成本信息的整体结合方面等,基本上都是以手工的方式来进行收集和利用。久而久之,现有的造价方案在编制以及具体应用时,太过于依赖人工,很难保证造价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有效提升。
1.3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会对造价控制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顺利展开,并且可以利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条件进行规范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在开展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成本控制质量。除此之外,不完善的监督机制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消极怠工的情况,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
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策略
2.1加强成本核算
进行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首先需要加强成本核算。目前企业的成本结构大致分为两部分,非固定占比占的比例比较大。而且,非固定占比可以说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措施。为了进行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从财务部和项目部两个方面进行成本核算。为了加强施工工程的成本核算,需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人才成本的核算,这部分属于非固定成本。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才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电力施工项目的开展会面临着困难,影响施工成本,导致出现成本浪费的现象。第二,机械设备上的核算,这属于对固定的成本进行管理。电力施工项目的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不少电力项目大部分使用大型并具有专业化特性的机械设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电力项目的造价比较高,应用的范围也具有局限性,容易造成成本浪费的现象。因此,为了实现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2加强电力企业成本预算考核和监督
在整个电力企业系统中,对于成本的考核和监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需要严格预算分析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各单位项目需要在内部建立相关的审核小组,专门对相关预算管理进行审核,并且相关的审核小组在审核的同时需要根据审核结果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并且将相应的报告与预算结果进行核对。最终的审计报告可以作为成本预算调整、考核和改进内部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集团内部的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办法对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考评完成之后,需要将考核结果与各项目负责人和团队人员的薪资挂钩。通过考核的约束与激励,进而使所有员工严格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相应的浪费,进而增强成本控制力度,确保各单位的成本支出控制在预算目标内,通过各项约束和激励,以此来保障成本预算的控制。
2.3有效开展合同管理工作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结合固定的流程,对各环节实施审查,清楚开工的时间,让资金能有效地流入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通过审批得到开工报告,资金内容得到落实,明确施工设备和队伍,投资方案和相关合同内容都要通过对方确认和签署,图纸也完成最后的交底工作。同时还要对造价进行有效的审核:首先,要明确工作量,进而在施工后期给相关方面提供正确的参考,如施工设备数量、人员和材料,避免出现浪费问题。其次,在工作中要注重对工程量进行审核,准确地对造价进行分析,审核人员还要对工作内容和设计图纸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差距,结合具体情况对工程量进行确认。
2.4与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结合实现有针对性的造价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除此之外,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及管理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质量提升的关键依据。因此,这种形势下,必须要结合现实要求,对整个项目展开有针对性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保证成本核算等相关工作流程以及环节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整个操作中,要结合现实要求,从设计环节着手,不断加强造价控制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等各部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最大限度保证电网企业内部各阶段工作人员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意识可以得到强化。除此之外,还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在运行时的科学性、合理性。只有保证现有各类资源的充足性,实现科学合理的调配和高质量的应用,才能够在保证电力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语
在当前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各方面的监测与管理,尽可能将每一个细节都能很好地把握。也希望能通过各项努力能够将整个企业中不完善的地方给予完善,不健全的地方给予健全。总之在整个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中,通过将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立和升级完善的基本制度、创立全面的成本预算管理系统及人员的考评、提升当前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人员素质、建立综合的成本预算管理数据管理系统等多方面的努力。尽可能地将多种方式进行融合,才能很好地使成本控制措施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孙雷.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3):33–34.
[2]相恒来.财务人员及财务工作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