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江县华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地不断推行,我国基础教育中很多学科的教学也开始

        江县华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福建省三明市36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地不断推行,我国基础教育中很多学科的教学也开始逐渐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转变,这种转变的兴起其实也是一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处在开发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引导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数学的思路,使得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发挥。目前,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我国逐渐步入了智慧时代,我国教育行业也步入了智慧教育时代,这也有效助推了我国教育改革。本文主要针对智慧教育背景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智慧教育;初中数学;问题导学;实践应用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基础展开的引导类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来改善传统教育中过分依靠教师的状况。通过问题导学,教师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以现阶段我国实际教学状况来分析可知,问题导向学法在应用于当下我国教育系统时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难度安排不够合理等。在此基础上,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当下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调整,有效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广受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推崇的教学方式就是传统灌输式教学。尽管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初中数学教师开始逐渐改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状况对初中数学教学整体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由此可知,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另外,目前还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没有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对数学学习充满抵触情绪,无法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1]。同时,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也是导致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缺乏的重要因素。此外,虽然我国基础教育已经步入了智慧教育时代,但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经验丰富,过于自负。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创新改革充满了怀疑,从主观意识上排斥了教学创新,最终限制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二、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问题
        对于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而言,问题设计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正因此,问题设计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积极引入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内容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这样的设计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从而投入到后期的针对性学习中去。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一定的问题情境,只有教师将问题情境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让初中生将书中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晰。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在借助问题导学法教学时,还需要对提问方式进行一定调整,保证所提问题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形成推动[2]。
(二)探究式问题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老师在做探究式问题时,可以利用智慧教育的优势,将有些抽象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让抽象问题简单化。

这种教育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探求问题”的情况被创造出来时,教师指出过程中存在的方向,通过这种情况干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另外,教师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可以分层次的布置思考问题,从而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挑战和教育。教师要通过实际的问题情境来进一步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推动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三)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在借助问题导学法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所以,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该问题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分析。
        比如: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所提问题的认知,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投入预习,通过预习使得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认知。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还需要积极地找出所学知识与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考虑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目标[3]。最后,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学生完成相关教学思考之后,积极完成问题求解,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四)巩固所学的知识
        当下的基础教育已步入智慧教育时代,在学生完成问题导学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为了进一步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积极展开巩固教学,最终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完成习题考核。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经典的数学例题来要求学生独立将其完成,以实现学生对实际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考核学生的完成状况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对相关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后期的巩固教学,以此来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加强导学。
        初中教师想要改善数学教学质量,在进行问题导学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导学指的也就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就能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三下学期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二节《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导学,师:一个人在沿斜坡往上走十四米之后,他的相对高度就上升了六米,如果再沿斜坡继续向上走六米,相对位置会高多少?水平位置会前进多少?
三、结束语
        总之,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智慧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入手,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法的实践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小庆.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0(9):25-26.
[2]谈为伟.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实践应用[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7):49-50.
[3]任秀燕.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实践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5):27-28.
[4]孙亚飞. 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669-670.
[5]裴苗苗.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57.
本文是2019年度福建省三明市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校本练习设计与开发研究”(立项编号:ZXKTC-19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