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杜贵林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
        绵阳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地基可以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提供稳定的支撑。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处理不同的地基。只有做好地基处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提升,本文深入探讨水利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并对其实际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处理技术
        前言:若前期设计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物质量,并限制建筑功能的发挥。而地基处理是水利水电设计中的核心,在过程中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来处理地基。想要达到与设计标准相符的工程质量,就必须科学选择地基处理技术。
        一、地基的主要类型
        由于各地的地形、地质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所具有的地区差异性也比较明显。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正式开始施工前都需要科学处理地基,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现阶段我国拥有多元化的地基类型,相关人员在处理地基之前,需要对不同地基的特点有清晰的了解,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技术处理地基,使处理后的地基能满足工程需求。
        (一)可液化土层
        当受到外力因素干扰时,砂土与粉土的空隙水压力逐渐上升,就会降低土层的抗剪强度,出现可液化土层[1]。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直接在该类型的土层上新建水利水电工程,将很难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甚至会崩塌整体工程项目。
        (二)淤泥质土层
        淤泥质土层是指受到净水或者流水的影响,出现了大面积的沉积,经过物理与化学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最终所形成的软弱颗粒[2]。且这种颗粒没有完全固结,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特殊岩层。淤泥质土层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但其所具有的抗剪强度有待提升,一旦压力比较大,就会流动土层的土壤,导致土层出现形状变化,进而对地基上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应用
        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地基时,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技术,只有如此才能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后续建设提供稳定的基础。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逐渐完善和创新,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相关人员需要对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有所了解,以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合理应用,进一步提升应用效果。
        (一)预压技术
        真空预压技术、降水技术等都属于预压技术的主要类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在待处理的地基表面上铺设塑料薄膜,有效隔绝空气与地基,避免地基内部进入空气[3]。利用真空泵抽出地基内的空气与水分,使土层更加密实,促进地基承载力的提高。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打设塑料排水板来加快排水固结速度。当地基预处理面积比较大时,需要合理划分地基;堆载预压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将预压物堆载在预处理的地基上,提高地基承载力。针对于软土地基,需要合理利用轻型机械将其处理好,避免机械应用不合理对地基造成任何的破坏。
        (二)换填与强夯技术
        换填与强夯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便利性较强[4]。换填技术需要将与承载力要求不符合的软土层土壤彻底挖走,将性能稳定的建筑材料换填到土层中,并合理压实,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地基的具体要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强夯技术是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结合土层厚度与湿度进行针对性的夯击,简单来说强夯是在加固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外力作用达到加固效果的有效地基处理技术。
        (三)强透水层防渗技术
        强透水层防渗技术是在将透水层清除好后,回填混凝土和粘土。

在地基周围运用混凝土、水泥等质地比较坚硬的建材建设防渗墙,以避免渗漏问题的产生,更好的节水[5]。以某水库设计为例,依托设计图纸,将可能会渗水的通道彻底挖断,并延伸上游坝坡防渗斜墙至不透水层,形成封闭的防渗体系,使防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避免浪费水资源。
        (四)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在水利水电地基处理过程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有较强的粘性。在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全面地测量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并做好勘察工作,而这些必须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并统计好各方面的数据,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以保证该施工方法可以落实到实处,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必须将原料的混合比控制好,以强化土质强度,从根本上促进固化效果的提高。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形成复合地基,可以通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分担地基压力,使地基承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所投入的资金较少,但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且具有较强的渗水性,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土层中有所应用。
        三、地基设计的注意事项
        目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源数量日益减少,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就是地基处理,其质量与整个工程的造价和质量安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详细的探讨,明确地基设计的注意事项,以更好地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
        (一)勘测地形地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必须获得准确的地形地质勘测数据。只有对地质地形勘测工作更加重视,才能获取到精准的勘测数据和信息,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如果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勘测地质地形,会导致所勘测到的数据出现错误,无法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依据,也不能保证设计图纸的规范性,对工程项目地建设施工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这进行处理,这就要求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第一,设计人员需要对相关勘测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这些资料为基础科学设计方案,对地形地质勘测报告与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有准确的了解,明确施工场地是否可以开展地基施工,以及应该采取哪种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等。第二,设计人员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类型等有明确的了解,确定好地基的最佳位置,并对其详细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
        (三)地基设计的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顺利实施工程,必须科学设计地基,保证地基设计的可行性。在设计地基的过程中,只有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才能进一步提升设计效果。
        结论: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凸显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其建设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加。地基处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处理地基,进一步提升地基处理效果。同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地基的具体类型,选择科学的处理技术,对地质勘探工作加强关注,不断加强学习创新设计理念,以促进工程设计工作先进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孔佑洁,张欣欣.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简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01(03):216-217.
        [2]张娟华,吴新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03(33):175-176.
        [3]许巍巍.试析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民营科技,2018,03(07):102-104.
        [4]文艳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陕西水利,2018,01(04):164-165.
        [5]林桌礼.关于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9,01(15):256-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