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刘艳丽
[导读] 摘要:水资源从开发利用,到管道输送,再到废水处理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  吉林长春  130200
        摘要:水资源从开发利用,到管道输送,再到废水处理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水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使用、治理和保护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和实施步骤。由于水资源是稀缺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很大,目前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解决。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家庭每天要消耗40升水,生产一杯牛奶需要200升水,而生产一公斤肉则需要15,000升水,这相当于消耗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其他影响水资源管理不善的因素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缺乏适当基础设施。如今,全球水资源面临无数的挑战,例如人口增长、移民、生态系统污染、水资源再利用、水权等等。获得水资源是一项基本人权,以有效的方式使用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污染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很大程度制约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步伐,中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用水量非常巨大,因此水资源一旦受到污染,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农业生产。
        除此之外,污水灌溉会破坏农业生产环境,同时也会损害到土壤质量,当污水所含的污染量超过了其自净能力后,土壤会因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超标而受到严重污染,其酸碱性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2我国水资源管理阶段分析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分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水利电力部、地质矿产部、农牧渔业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及交通部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同时在这一阶段,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等也设立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不仅管理体制过于分散,而且政府部门也未就水资源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2)部门管理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各个行业的用水量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趋势,水源地集中进行的城市建设、开发,不仅出现了局部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而且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紧张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针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该阶段也我国水资源管理向部分集中管理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严格管理阶段。入21世纪后,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各界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十年来,水利部门在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水利工作方针的前提下,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长期的治水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全新的水资源治理思路,将做好民生水利工作作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目标,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促进了我国水资源配置能力的有效提升。这一阶段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也标志着我国的水源管理工作正式的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3解决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3.1转变管理思路
        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思路,才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目的性地完成水资源管理工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发展角度,需要找到水资源消耗最少却能获得最大经济利润的方法。

2)社会发展角度,必须保障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不能让民众由于缺水而出现恐慌,影响正常的生活。3)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尽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是现阶段各界都比较认可的水资源管理指导思想,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才能维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均衡发展。
        3.2改变水资源管理方式
        1)要优化我国经济产业的结构和整体布局,调整企业水资源供给的配置,增加企业的用水价格,以便提升经济生产活动中水资源的利用率;2)开发、使用节水和污水处理技术、设备,在确保经济生产稳定开展的情况下注重水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将环境保护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组成部分;3)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引导民众自觉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避免浪费。总之,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必须完成从供给管理向需求管理的转变,让水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化。
        3.3妥善解决水资源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之间的矛盾
        关于水资源价值的问题,很多经济学和社会学专家都有不同的研究理论,并且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总结起来就是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的趋向和平衡问题。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会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只有将水资源的使用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水资源的环境价值是由政府干预产生的,只有政府足够重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以在水资源价值的管理方面,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1)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管理可以借助市场力量,政府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即可;2)水资源的环境价值管理则需要政府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约束才能实现。这二者会出现很多交集部分,如果经济价值的管理到位,环境价值的管理压力就会减小很多;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就要及时做出政策调整,由政府出面,负责妥善处理,既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又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3.4实现水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在资产化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水资源的资产产权归国家所有,水资源产生的经济利益和开发使用方法由国家进行统一调配安排。在此之前,有很多因为产权不明晰而引发的资源浪费问题,如塔里木河中游的主河道遭到破坏后,给周围区域带来了严重影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但是洪水期到来时,中上游需要抗洪,下游却要抗旱。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由于产权不明晰,国家不能实施统一管理,导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引发了一系列的危害。因此,有必须实现水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在经济环境中明确国家的水资源产权地位,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让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回归良性循环的轨道。水资源的产权归属国家后,就可将水资源的管理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建立专门的经济核算账户,更好地体现水资源的价值,在开发和维护中产生的费用问题就能实现单独的核算管理。水资源的资产管理问题是目前水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明确了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所有职权、责任问题,才能实现法治管理的目标。
        结束语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双面性。有利就必然有弊,所以对于环境的污染几乎到看我们肉眼可见的一个严重的地步,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更是严重,但我们身处于的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是一个物联网是时代。物联网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为数据采集、监控和解决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水资源是管理模式现代化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继堂周超,马强等我国水贵源流域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是势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6):247-248+251.
        [2]王勇.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