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黄玉兰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黄玉兰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通常情况下考虑流域的用水规律以及经济效益,忽视了水利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联系,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高度统一发展,工作人员需要站在生态水利规划的角度上,对于当前的水文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发挥出生态水利规划对于当地水文环境的积极作用。
        绵阳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通常情况下考虑流域的用水规律以及经济效益,忽视了水利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联系,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高度统一发展,工作人员需要站在生态水利规划的角度上,对于当前的水文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发挥出生态水利规划对于当地水文环境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规划;水文环境;积极影响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其自身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态水文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针对水利工程规划给当地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环境破坏等生态系统的负面恶化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引起重视,采取一定措施纠正水利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开展生态水利工程,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化以及生态化。生态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长久性和不可逆转性,其将作为水利工程,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1.1生态水利规划对于水文环境可以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在开设前,需要尽可能地结合生态水利规划,保证前期准备工作的贯彻落实。生态水利规划的工作重点,需要维持水文环境的一致性以及整体性,尽可能的降低水利工程对于当地水文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地区的水文特征变化以及水文环境基础情况是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要工作依据,直接影响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开展,所以相关人员在水利规划过程当中,必须建立在当地生态水利水文环境的基础上,保证其建设可以对当地水文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水域规划在生态化的方面来看,不仅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将其保证满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相关国家要求,同时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
        1.2生态水利规划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给水文环境带来的破坏
        生态水利规划降低水利工程带来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生态水利规划降低了水文环境的破坏程度。在常规水利规划的过程当中,往往对于附近的水域环境带来相关生物失衡以及生态不平衡的问题,又或者有可能会引发新的水域环境问题[2]。为了避免常规水率规划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在工程建设之前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水文特征开展科学的生态水利规划,最大限度限制当地水域环境受到的破坏程度,实现社会经济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效益高度统一。不仅如此,生态水利规划过程当中,可以对于未来期间建设的水利工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合理的规避。相关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可以通过适当的解决策略去对其进行有效干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3生态水利规划调整水利工程的相关情况
        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将自然河流的水文条件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小的水利工程由于其自身的库容限制以及规模限制,基本上对于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影响有限。但是中型水库以及大型水库则可以直接改变河流的水流状态以及水文条件,导致泥沙等物质在水库内逐渐沉积,水库内以及水库下流河段的水流自身的泥沙量则会明显减少[3]。由于水流泥沙量减少,那么则会对于其余物质产生一定的解吸以及吸附作用,水质逐渐出现变化。水流的速度逐渐变少,其扩散能力减弱,在水库内的滞留时间加长,进而会导致水库局部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水资源的含养水平降低,库区接纳BOD污染负荷能力下降和降解量增加,即流速减缓,降低自净能力[4]。
        不仅如此,由于水库内水资源停留在水库的时间,加长增加了其资金的能力,水库积水淹没的土壤当中存在的营养物质以及有害有毒物质被水溶出,进而加剧了水库水质下降的趋势。由于水库阻拦了水流速度,同时阻拦营养物质等加速的水库内藻类的生长,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控制,会导致富营养化的现象加剧。

云南昆明滇池就出现了如此现象,甚至在夏季坚持会存在深水层缺氧情况。随着水库水位的不断上升,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逐渐升高,进而还可能会影响盐渍化,沼泽化,塌井,湿陷以及浸没等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水库内蓄水过多而逐渐向外渗透,导致库外环境遭受水淹没,进而发生水文地质状况的被迫变化。例如,云南以礼河水槽子水库,自身由于水库含量较小,水流较多,在蓄水后5天就发现了库水渗透外漏的情况。在经过80天后,在其在西南侧低地那姑盆地的白雾三村出流,给当地村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房屋破坏,居民们被迫搬家。相关生态水利规划人员需要站在原有事件的真实情况基础上,合理分析当地水文环境以及用水需求经济效应等多方面角度原因,设计出高质量的生态水利规划方案,保证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2生态水利规划设计发展策略
        2.1重视生态水利规划设计人员的扶持力度
        为了保证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的合理且科学有序,水利工程设计单位需要大量的设计人员以及调研人员,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可以知道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占全部工作人员的比例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水利工程投资也在不断的增加水利工程的规模,以及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进而工程设计的任务量也越来越庞大。所以为了迎合当前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用人需求,必须要增加设计人员在相关部门的占有比例。
        针对于当前部门内的设计人员,其自身还存在一系列的专业素质问题。有很多工程设计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于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事业心不到位,或者工作疏忽所导致的。针对这一情况,相关设计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开展设计人员的道德培养以及工作责任培训,纠正其错误的工作思想。贯彻优胜劣汰的设计人员聘用标准,保证设计人员自身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保障设计的精准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
        2.2提高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
        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办公单位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部分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其自身的办公自动化情况不容乐观。很多设计单位工作人员的条件十分简陋,连基本的设计软件以及绘图仪器都没有较为标准的仪器配备,严重影响了正常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还有相关设计人员自身的设计水平不扎实,针对于专业技术上的缺失,则需要进行深入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针对此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工程设计单位的资金投入,定期对于设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其设计的专业性以及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居安思危意识,诱发设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督促其自身提高设计质量,有效的突出水利规划对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循环的相关联系,将招标设计阶段与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合并为-一个招标阶段,以求更好地进行招标设计工作[5]。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的生态水文环境相关信息,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水利规划,控制优化当前生态环境,有效调整水资源,维持当地的水文生态平衡。将水利规划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共同促进生态水文环境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沙世琨,葛新荣.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内蒙古水利,2020(08):36-37.
        [2]杨博.探析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J].居舍,2020(20):15-16.
        [3]唐思.生态水利合理规划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智慧中国,2020(06):58-59.
        [4]董恒圣.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5):21.
        [5]李茂斌.探析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9(11):288-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