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及其监督管理探讨 高超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高超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关乎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继而与人民日常生活产生关联,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关联,因此,要确保进入科学化管理的状态,由此才能够发挥对应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五莲县学庄水库管理中心  山东日照  262300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关乎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继而与人民日常生活产生关联,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关联,因此,要确保进入科学化管理的状态,由此才能够发挥对应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正确审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找到其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有效举措去改善,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及其监督管理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督管理
        引言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我国早期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不高,大多都是以人力来进行人工堆建的,这样的水利工程在运营几十年后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若维修养护不当,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且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不能起到抗旱防洪作用,在雨季大量的雨水冲刷下极有可能垮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此,不仅要对已损坏的水利工程进行重修和加固,更要对正在正常运行的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以便水利工程能更好地、更长时间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出现事故时有发生,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势在必行。
        一、当前水利管理工作特点及难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级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供水、航运、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功效,成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然而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模式已然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在感知、传输、分析、决策、执行等环节存在诸多突出短板。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行业中,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制的建设关注度较低,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管理机制的建设还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带来的弊端不仅仅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时缺乏责任意识,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这种责任、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就会导致部分工作无人问津,在发生故障时也没有专人负责,最后就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低下。其次,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设施,我国现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设数目也较多,但是却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这种轻管理重建设的行为也是当前管理机制缺失都表现,不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不能较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水利工程养护管理的日常检修与维护不足
        部分水利工程缺乏养护和检修资金,导致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在水利部分工程存在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做到除险加固处理,导致了水利工程整体的运作效率下降。早期的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较为落后,人们对水利工程后期的维护与检修工作认识不足,长久以往造成水利渗漏较为严重,相关部门在水利建设后忽略了水利管理检修和维护的重要性,并且在水利工程后期出现问题后,才进行相应的补救,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维护工作为后期水利工程的运行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
        2.3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欠缺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大多位置偏远,单位综合条件较差,难以留住真正有能力的管理人才,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结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单位用于培训人员的资金不充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系统培训,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和社会发展脱节。


        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保障施工环节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与滞后与时代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矛盾,不利于较好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水平。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才能明确施工等各个方面,规范施工流程。让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分配工作人员,并保证每个人各司其职。涉及专业较广、施工周期较长、投资巨大等等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特征,因此由于其程序、步骤多,如果不能明确落实责任,就容易产生部分环节无人负责的现象。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将工程的各个环节分配给相关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掌控,这样一来就能较好的去对施工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责任的明确也可以较好地预防施工中的问题。同时,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还要对其中的各个步骤进行了解,并且通过借鉴其他优秀的管理机制来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实施管理方案,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日常检修与维护
        在水利工程的日常检修与维护上,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水利工程的养护职责。建立专业的后期检修维护团队,对水利工程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在检测期间如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补救,采取专业手段处理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在对管道进行检测时,应该仔细观察其结构是否存在破损,是否存在腐蚀和相关零件松动。在水位高于水利储量峰值时,应该及时排放做到分流处理,确保水位储量的标准。管理人员应该定时对周围的土质进行勘探,做好相关指标的对比。对于日常小问题的处理,应该做好记录,定期点检维护。
        3.3引进人才与单位培训相结合
        针对水利工程单位目前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情况,水利工程单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提高水利工程养护及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水利工程单位可以通过一系列福利政策吸引具有专业化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弥补单位内部专业化人才短缺局面的出现;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单位可以加大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教育等手段来提高员工对于水利工程的养护及管理工作水平,从而促进使得内部员工为自己所需、为自己所用,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养护及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3.4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是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安全的重要举措,首先要重视对监理部门的建设,完善相关监理制度,严格检查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工序与环节,发现工序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安全事故对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其次要严格考核分包单位的水平与资质,把握施工方案与组织设计等各个环节。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监督,重视安全性签证文件与工艺检查报告。最后,排水系统、用电系统、模板工程与基坑边坡支护都是水利工程管理中需要掌控的组成部分,加强对这些系统的进度检查,也是保证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此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调整和改善,关注思维意识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价值观,建立完善的组织和制度机制,引导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强调技术管理,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以确保实际水利工程管理步入信息化的状态。基于上述的措施,引导实际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道红,邓云龙.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与监督检查[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6):71+86.
        [2]吕嘉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162-163.
        [3]王建英.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及其监督管理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88-89.
        [4]刘维锦.河北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169.
        [5]张言,张荻,张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考核的主要做法[J].山东水利,2016(1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