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招商积余-深圳市中航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518031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物的性能要求越来越多样、全面,建筑物地下室的空间利用也进一步加强。本文将通过分析地下室渗水出现的原因以及防水施工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工民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关键词:工民建工;地下室;防水施工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数量的提高,工民建工程对地下室的利用越来越迫切。混凝土作为地下室的主要乘载和防水构建,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渗水漏水等情况,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良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质量非常重要。
一、地下室水体渗漏出现的原因
(一)防水施工现状
水体渗漏是地下室施工和交付使用后出现的主要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用民用高层建筑物有深度较大的地下室,在丰富建筑物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之外,严重的渗水状况威胁着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深层地下室的自身防水难度较大,渗水漏水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幅增加。从地下室渗水出现的位置角度来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地下室侧壁和地板渗漏;第二是施工缝隙、后浇带和管道缝隙等地方出现渗漏;第三是混凝土结构蜂窝、空洞、麻面渗漏等[1]。
(二)渗漏出现的原因
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较差是出现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影响质量不合格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地下室施工单位对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的认识程度不到位、往往忽略了防水结构的优化设计。设计人员的防水结构设计过于死板僵化,通常照本宣科的按照书本案例设计,没有按照不同结构形式的地下室设计相应的防水结构。而且,地下室的防水施工与一般的建筑防水要求不同,忽视其特殊性并与一般的施工质量要求相混合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在交付使用后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
其次设计人员设计的防水施工方案质量不达标,地下室防水等级主要分四个等级,按照最低的设计要求也能够达到地下室结构的自防水,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通常认为只要混凝土结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够达到防水要求,但此种思维方法是错误的,防渗漏的结构设计需要从多维度考虑。复杂的防水结构设计,不仅会给工程施工带来难度,也会引起相关工程质量问题。
再次,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缝隙、管道等设置的不合理,而且施工方往往会忽视这些细节的防水处理,施工团队的认真仔细程度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质量。地下室中通常汇集多条管道,施工缝繁多,施工质量很难保证。
最后,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及其地下设施的主要施工材料,是防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配方比例对于其防水抗渗性能影响很大。防水混凝土是地下室防水抗渗的首要防线,其配比的不科学、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地下室防水抗渗能力的下降。防水混凝土主要有水泥、砂石、膨松剂等材料组成,合理配比其中的每一种材料才能达到混凝土防水抗渗要求。
二、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重要性
地下室防水防渗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栋建筑物的安全,目前却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出现在城市之中,地下室的防水功能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地下室常年处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之中,其上依附的墙皮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非常容易加速腐蚀和老化,进一步加快墙壁的渗漏速度;地下室天花板常年承受潮湿的环境也非常容易发生渗漏等情况,所以必须做好地下室的防潮工作。
三、地下室防水设计和施工要求
根据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重要程度,需要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提出基础要求,满足了这些基础性要求才能够达到地下室防渗漏的工程目标。一般采取预防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的防渗漏手段,充分考虑建筑所在的土壤成分、地下水水位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对水体渗漏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防水设计
防水体系的设计应当以建筑结构的自防水为主并以卷材或者防水涂料为辅。应当采用防水混凝土作为地下室结构的主要材料,防水混凝土的不得贯通且设计结构厚度不得小于250mm,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在使用卷材防水层应考虑其与混凝土分子结构的融合程度,杜绝出现“窜水”等因结构紧密度不够造成的现象。地下室外墙及其顶板应优先使用卷材与涂料相结合的复合防水技术,将外加剂与防水涂料或外加剂与水泥防水砂浆相结合或防水涂料与附面层结合掺入混凝土之中,地下室设计施工人员应当充分考察施工地的环境气候情况,科学选择材料的复合方式,合理选用防水材料。要做到防水材料的可操作性和易控性,选用时精准计算结构的变形量,根据其结果选用延伸程度适宜的柔性防水材料。地下室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防水处理是防水工程的关键,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工程维护、施工特点以及结构形式等因素。将钢板防水层设置在外墙施工缝之内,并在其外侧安置防水层。地下室顶板及侧墙采用钢板止水带以及遇水膨胀止水胶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其之上安置防水加强层[2]。
(二)材料选择
在选取地下水防水材料时,应当结合当地气候特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自身特性选择相适应的防水材料,防水施工工艺以及防水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建筑物工程实践经验,充分掌握每一个防水材料的防水特性,如强力交叉膜防水材料受气候的不利影响较大,如果其后续工序无法衔接到位就会出现脱落、渗水等情况。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后应当立即喷刷防水材料并马上将防水卷材粘贴上去才能够形成质量优良的复合防水层,采用的材料应当充分考虑实践的运用。
(三)混凝土施工
应当分层浇筑防水混凝土,每一个分层的厚度不应超过500mm。根据温度测量数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侧墙及基础大体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情况。混凝土的表面应当平滑整洁、坚实、湿润无积水,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掺和建筑物聚合胶对混凝土麻面、蜂窝的等部分或不平整的外墙、施工缝隙和后浇带进行防水处理。防水工程节点部位采用辅助清理设备如吹风机等。地下室阴阳角应当用适当比例的水泥砂浆形成1/4砂浆的平整光滑的圆弧形。在阴阳角部位应当铺设防水卷材,铺设宽度应当接近500mm,安装时要注意流程及工艺。应当按照水泥厂商的说明书要求科学配比水泥浆,并在其中掺入胶粉以增加其粘性,刮涂水泥浆时应当注意压实、抹平等技术要求,其宽度应当大于卷材各边100mm[3]。
(四)细节部分施工
地下室防水施工的细节部分主要包括:后浇带、降水井、施工缝的等部分。在处理后浇带防水施工时,应当提前将钢板止水带与将祖屋外墙、顶板等钢筋设施固定,并向迎水面开口。实施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应当将依附于亲表面的杂物和垃圾处理干净,凿毛处理旧混凝土表面并涂刷界面剂,先浇筑一层减石子水泥浆,厚度大约50-100mm,浇筑后新旧混凝土应当平整光滑,并增加相应的防水材料抹面,运用多层防水设施,使地下室防水系统安全可靠;通常会有非常多的缝隙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地下管道内也会有大量的空洞,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大幅增加防水工程的难度,而且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应当从细节入手,不忽视每一个可能存在渗水的环节,选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工艺,积极运用新型材料,以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在工民建工程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地下室出现渗水的原因综合施工中防渗漏的重要程度,提出了解决地下室渗水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进一步助推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卓.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46-47.
[2]李超群,张汉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7):206-207.
[3]周新江.地下室建设的防水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