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42119730852XXXX 277500
摘要:高层建筑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但高层建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掌握施工的关键技术,做好施工管理,从而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只有改进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1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分析
①建筑高度高。高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我国许多一线城市开始兴建高层建筑。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造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度和造型复杂度的增加,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②基坑较深。由于高层建筑人口众多,对地下停车场的需求量很大。同时,为了考虑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改善基坑的深度,这也导致了更复杂的基坑处理技术,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③ 大规模的。高层建筑施工一般需要2-3年时间,且造价较高,一般需要上千万到上亿,而随着施工成本主要集中在工期成本上,如果工期延误,将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项目。④功能多。高层建筑不仅具有居住、办公功能,在一些综合性商业建筑中还具有休闲、购物、观光等功能。⑤工作空间小。由于高层建筑一般是垂直向上延伸的建筑,主体施工是逐层向上进行的,操作空间相对狭窄。另外,很多高层建筑通常都是城市地标性建筑,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交通密集线路附近。周边建筑多,地下管线多,施工难度大。因此,合理分配施工时间是十分必要的。⑥物料运输量大。由于高层建筑层数较多,通常需要施工电梯、塔吊、混凝土泵、物料输送管道等配套运输设施,将不同物料输送到施工楼层,同时,它还需要把建筑垃圾及时送到地面。因此,交通系统对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进度和造价有很大的影响。⑦施工周期长。大多数高层建筑的建造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上升,工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雨季和冬季,施工将受到很大的影响。⑧建筑标准很高。我国对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很高的标准,所以对于施工单位和设计部门来说,要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就需要采用符合施工质量标准的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设备,但同时也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2.1地基与测量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是基础工程和实时测量。科学、全面、准确的现场测量是保证后续工程有序实施的基础。应在地基基础施工前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施工区的土体变化,对土体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法,利用科学加固地基土进行处理,从而防止深层土体对地基的扰动,防止地基沉降的出现等情况。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预制桩的埋设工作。由于工程造价高、消耗量大、桩基截断困难等问题,应根据基坑工程的实际需要采取科学的支护方式。
2.2混凝土泵送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在于工程数据传输距离远、难度大,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中,要控制混凝土运输量,保证混凝土及时、有效、优质供应。现代高层建筑混凝土运输主要采用泵送方式。要注意泵送过程,检查混凝土泵送,控制混凝土管道,采用科学的方法泵送水泥砂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强度和体积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双掺技术”,即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有助于将混凝土泵送至高处。
2.3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工程。钢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整体质量。根据高层建筑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加固施工。首先,在钢筋工程施工前,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关键部位钢筋的使用需求,确保按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正确的钢筋规格、型号。
加强对进场钢筋的检验,检测钢筋的强度和抗拉强度,对保证钢筋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价值。钢筋绑扎采用科学的焊接方法,特别是特殊部位施工。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对县臂螺纹的生产、教学、科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接口位置的可靠性。钢筋的绑扎和锚固应满足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要求和抗震等级要求。绑扎钢筋时,应预留孔洞或管道。这些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对妨碍施工的部位也要及时拆除,并适当加筋。严禁随意拆除钢筋。当需要变更加固工程时,技术部门和施工部门应共同研究施工方案。钢筋工程施工后,要防止钢筋位移。严格控制插筋位置,控制好挂筋高度,保证钢筋支撑和跳板的保护,避免钢筋倒塌。
2.4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模板施工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施工任务。模板应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强调对杆、方木、横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间距和标准设置剪力支撑。当模板施工中转换层荷载压力较大时,可采用逐层加固的方法,有利于各转换层荷载的传递。模板安装应有效监控梁板施工。该水准仪可用于监测,然后比较两次观测的差异。如有超标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在高层建筑模板施工中,要加强模板的清理,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模板,防止模板施工不当造成混凝土浇筑裂缝。
2.5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直接关系到天气环境,因此混凝土施工应选择合适的天气,防止外界环境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离散性问题,应根据混凝土浇筑的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需要对混凝土配方进行试验,根据浇筑需要配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并调整混凝土强度,使其达到建筑施工的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还应控制坍落度,并控制浇筑温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自然流动梯度。混凝土施工还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及时浇筑,防止混凝土存放时间过长。浇筑完毕后,要做好适当的保温工作,防止内外温差过大,并采取有效方法,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裂缝。
2.6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下部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上部承受较小的压力。因此,下部具有更高的刚度、更高的柱网密度和更多的墙体。高层建筑越高,上部柱网密度越低,墙体数量越少。相邻轴之间的距离需要逐渐增加。为满足高层建筑的功能和稳定性要求,常采用倒排法,上部空间小,下部空间大,上部建筑以剪力墙为主,下部建筑以小框架结构为主。本设计需要设置转换层,合理控制转换层的高度,并尽可能限制转换层的高度剪力墙结构可以增加高层建筑和楼板的厚度,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2.7裂缝控制技术
为了有效控制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裂缝,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保护,防止混凝土浇筑过快造成的加速收缩,避免建筑物内水汽蒸发过快的情况。控制构件的温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是十分必要的。减少混凝土收缩。可以使用低热水泥。另外,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减水剂等外加剂,也可以配制粗骨料,有利于控制水化热峰值现象。轻质墙体可设置间距小于3cm的构造柱。注意保证梁底砌筑科学,外墙划分适当。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其整个施工过程涉及到广泛的施工技术。这就需要科学建设,提高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科学技术,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J]. 辛志强. 智能城市. 2020(14)
[2]解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问题 [J]. 任伟娟. 四川水泥. 2019(01)
[3]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J]. 胥鹏,张禹,孙铭泽,韩广林.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0(04)
[4]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J]. 冯涛. 工程与建设.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