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小学学困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黄晓云
[导读] 学习困难的学生意思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习和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黄晓云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新场小学
        摘要:学习困难的学生意思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习和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比起其他孩子反应也会慢一些,学习的成绩也会比同龄的儿童落后一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会有多种因素,比如没有学习兴趣、偏科、学习方法的不恰当或是数学理解能力不够、思维逻辑差等等原因。作为老师应该对于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和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客服困难,逐步进步。生活中到处都会有数学,所以学习数学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老师更不能放弃这些学困生,他们也许很想学习,只是学不会,所以要尽可能的去关注和帮助他们。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计算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教学课程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地改革,新的教学理念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创新和思维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消极的一面是出现了学困生的现象,他们不能很快的跟上脚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他们没有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和方向,在学习一些知识逻辑,解惑问题时,一旦发现自己开始跟不上脚步,听不懂讲的什么,学不会时就会渐渐的产生了放弃的心理,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发展,所以我们要让学困生的计算解题能力得到进步与提升,让他们热爱数学。
        
        一、目前小学数学的学困生现状
        
        学困生的出现已经影响到了人才的培养,所以作为教师,对于学困生的问题要重视起来,如果忽略就会对整个班级都有很严重的危害,对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都会有降低。在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要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从小学生角度来说,我国一直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很多的孩子都是从儿童的阶段就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和思维结构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还没有形成相关的常识认知,能够去学习都是靠着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吸引力而开展的观察和分析,这是孩子的自主学习,所以会更加的轻松,但是课堂上的教学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注意力和积极性,这就导致有的孩子没有办法进入老师教授的课堂中去。其二学困生在学习时通常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很多学生都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没有先去理解知识再去记忆数学的公式,所以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不清楚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导致没有办法正确的运用公式去解答,这时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觉得自己明明公式都背对了为什么这个题会错,然后渐渐的追不上进度,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或是解题的方法太过单一,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严重的限制了小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再者就是有很多学生缺乏大量习题的训练,学困生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也就缺乏了对于学困生的一些针对性指导,导致他们不能自主独立的思考问题,解题能力也会落后很多,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去关注学困生。


        
        二、学困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方式
        
        
        让学困生对于数学要产生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会更轻松,还会更快乐。我会在课前给学生们聊一聊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学故事题,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在做题之前每个学生都要准确的去审题,在读题之后对于这道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去解答就会更加清楚明了。我会告诉学生在审题时要多读几遍题目,不要马马虎虎粗略看一下就开始答题了,要把握题目的要求,这样才能提升答题的准确率。在答题是可以圈出题中的一些关键字,比如两个小朋友去买冰糕,两个人一共买了26根,第二个小朋友比第一个小朋友多买了4根,所以两个小朋友各买了多少根冰糕?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就可以圈出其中主要的字“比......多”,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小朋友要去和第一个小朋友做一个比较,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答题的正确率慢慢上升。
        计算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用的,他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综合能力表现,计算的能力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要从低年级慢慢到高年级的一个积累。比如这道题:8×8÷8×8,很多学生一下子看到这道题的除号前面后面都是8×8,就会马虎的写下1,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强调在进行混合运算的时候不要嫌着急写答案,慢慢思考一下,先算哪部分,而不是马虎的写下自己以为的答案。再者,计算时经常的列竖式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竖式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错误率,提升答题的准确率,遇到计算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草稿纸来算一算,而不是用口算的方法,口算容易出错会导致正确率很低。所以培养学生养成列竖式的好习惯,自然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在答完试卷后也要养成一个检查试卷的好习惯,很多小学生在答完试卷后是没有检查试卷的意识的,可以在每次写完试卷后去要求学生检查,有的学生在检查了一遍之后会发现这道题果然做错了,体验到检查确实有用能够帮助查到一些做错的题目,慢慢也就会养成这样一个好的习惯,在答完试题后也会自主的去检查试卷了。所以老师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检查试卷,还要有技巧的检查。
        
        综上所述,小学的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一些数学学困生,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去了解这些学困生所产生的原因和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解决困难,之后慢慢的帮助他们提高数学的学习,建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实践,数学并不是很难的科目,只要发现其中的一些窍门,就可以轻松的学会。在帮助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习惯的培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有一个进步,最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日铮.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提升的辅导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