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程1 丁晓冬2
1身份证号码:64010319850323****,2身份证号码:37068619861223****,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各行各业对于生态化模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够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建筑设计的发展也需要涉及到各类资源、影响到周边的环境问题,而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要求在建筑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生态住宅理念;建筑设计;应用
1生态住宅理念概述
生态化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让建筑设计更加的节能、环保、绿色,以人类为本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建筑设计来说要从项目方案、规划、技术、施工各方面进行考虑,根据生态化观念进行方案的优化、科学的规划、技术的提升、合理的施工,让整个建筑设计符合社会绿色发展趋势,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生态住宅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生态住宅建筑关注在尊重生态平衡的前提条件之下,助推建筑设计持续性发展,在效率最优原则的支持之下开展建筑设计,做好建筑室内空间当中诸多要素的组合,确保各种物质与能源可以在建筑系统当中有序循环与转换,已达成低能耗、高效能、无污染的生态目标,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自然和谐。生态住宅建筑就是生态住宅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重要产物,为了确保该理念的应用效果,助推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1节能环保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首先讲求的是对能源以及资源的节约,与此同时,呼吁最大化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率。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尽可能运用可再生与可降解材料,让人们拥有一个安全无污染和自然健康的生活生态环境以及优质的住宅空间。
2.2生态和谐原则
渗透生态住宅理念,优化住宅建筑设计必须要让建筑和生态相协调。也就是说,建筑要和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关注建筑物周围动植物与人、环境间的关系。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维持稳定生态环境多样性,确保种植物共荣共生,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确保生态住宅建筑的环境质量。
2.3以人为本原则
由于人是建筑的使用者,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是让人拥有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在建筑设计环节,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由于要贯彻生态住宅理念,建设生态住宅建筑,那么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中就要正确认识生态建筑,绝不是降低材料质量,把牺牲人的健康与舒适度作为代价,而是在维护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下,融入生态理念,让住宅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
2.4因地制宜原则
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必须把因地制宜作为重要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生态环境,做好一系列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强调,在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当中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建筑模式,也不能够一味固守传统,而是要根据本地的生态、气候、地域条件等情况,利用好本地的优势资源,减少能耗与污染,获得良好的自然设计效果。
3生态住宅的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3.1设计过程中有整体性
在住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采用生态环境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整体性,建筑的整体性是整个建筑的美观程度,居住对性有重要影响,还涉及到建筑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能参考之前的成功案例直接搬运。需要结合当地环境、地理、人文等因素进行整体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能只考虑部分设计。应该对整个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例如,在炎热的地方进行建筑设计时,选择保温材料是没有意义的。在寒冷地区,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门窗的密封保温性,防止室内热量流失。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环保材料应用到更适当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有效降低成本,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环保。
3.2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情况
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应用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与设计与开发的投资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节能是长期问题,开发者的投资是短期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获利。近几年,由于政府部门的支持,节能建筑有了显著的发展,建筑环保设计不仅涉及技术问题,也关系到经济问题。因此,国家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当地情况,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
3.3优化建筑位置、朝向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布局。这对于建筑设计非常重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的影响,确定建筑的功能、规模和面积。建筑物的朝向和形状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有很大的影响。在建筑位置选择过程中,这些是设计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建筑位置计划中,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防止自然污染。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朝向,合理的采光对人们来说很重要,让人们心情愉悦,可以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因此建筑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尽量满足居民采光的需要可以节约用户照明的消耗,降低资源的浪费。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利用太阳光来决定建筑的位置和方向。在我国,大部分建筑物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所以南方的窗户应该尽量大一些。其他窗户可以适当减少。这个可以充分采光,也可以节约能源消耗。避免室内能源外流,让居民充分享受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4防治热岛效应
生态住宅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应该是防治热岛效应,做好生态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住宅建筑区域的热环境和气流流动以及周围辐射系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居住范围内温度高,居住区外的室外温度会产生热岛效应,可能对人们的居住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有效降低热岛效应,必须做好建筑设计的布局。积极选择美观,同时又生态有效地绿化方法减少热岛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可以很好地进行屋顶的绿化工作,在墙壁上进行垂直绿化。增加一定数量的水景观,对温度进行合理调节。在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基于生态住宅里面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够只是简单追求绿化面积的增加,而是要与居住区域的水景、林地、自然通风等综合起来进行考虑,以便提高生态设计层次。在绿色植物与水景的搭配过程当中既要追求视觉上的美观呈现,又要充分体现不同景观在减少热岛效应方面的优势,确保生态绿化建设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的生态设计,其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态设计和物联网智能化设计,随着技术的积累和进步,现如今的生态设计已经脱离了概念阶段,成了现实,走进了生活。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建筑方面,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目标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曲翠松.我国建筑学教育中生态节能建筑与设计体系建立初探[C].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2013.
[2]成丽,方翊珊.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初探——以华侨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新建筑,2013(4):114–118.
[3]陆誌怡,王新锋,徐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3.
[4]赵立群,张景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C].2012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
[5]罗从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