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4期   作者:刘昶岐
[导读]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进步,建筑行业就是取得较多成绩的其中一个行业。
        刘昶岐
        身份证号码:37030219880720****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进步,建筑行业就是取得较多成绩的其中一个行业。当下,为了满足群众对于建筑的需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人居住宅和办公商业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建筑行业,已经占据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各建筑企业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除了不断更新先进建筑施工技术及设备,也意识到了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客服目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确保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1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监督的必要性
        1.1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房建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强化,这也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通过不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可以满足房建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的监控,这样既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损坏或材料浪费情况,又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满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对施工企业而言,在施工期间要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满足施工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要加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
        1.2提升房建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房建施工过程中,将其质量管理工作做好,能确保工程项目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其使用安全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将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做好至关重要,不断加强对该项工程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安全性。
        1.3提高整个施工单位管理水平
        为确保房建施工整体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健全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这样能够满足对施工每个环节的把控工作。总而言之,进行房建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企业要提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还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同时在社会中能够树立更好企业形象。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
        2.1施工材料监管不足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更为复杂,施工材料种类多元,数量繁杂,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受制于当前材料管理规则和流程的不完善,施工材料监管实效性差。表现为材料采购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浪费严重等。施工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及隐蔽性工程中的劣质材料使用监管不到位,为整个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2缺乏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机制是参考与依据。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管理机制不仅起不到有效的管理约束作用,甚至对施工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干扰,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表现为管理中施工隐患排查不到位、风险隐患大等。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使得施工工序衔接不当。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限制了其自身管理实效的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不足,施工现场管理缺陷难以发现,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工程成本却不断攀升。
        2.3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其应用更趋成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具有滞后性,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

当前其信息化应用局限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对其他影响因素考虑不多,过分推崇数据,导致现场管理分析结果的有失偏颇,甚至对施工过程起到干扰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中缺少足够的运维工作,也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实效发挥。新技术在推行过程中,受制于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操作不熟悉,往往新技术的推行半途而废,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运用不了了之,而信息化质量监管实效发挥不足,质量控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更呼唤信息化建设。
        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为建筑施工奠定了基础,是建筑施工亲重要的准备工作。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更加顺利地实施建设工作。因为缺乏与施工现场的联系,需要加强企业对现场的把控,应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管理部门应该最大地实现自我价值,设定方案、实施方案、完善方案。要设定可实施的计划方案,对可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把控采购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尤其是在新型材料的采用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上报,尽全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分配好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施工现场做出贡献,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
        3.2注重材料质量监管
        首先,积极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现阶段建筑材料混乱的市场环境开展整治工作,对不合国家建筑标准的材料按照规定销毁处理,并加大对这类材料生产经销商的处罚力度,确保市场流通建筑材料的高标准。其次,建设单位应参与监督施工方的材料采购工作,对到场的施工材料反复仔细核验,保证材料规格等级符合设计需求,一旦发现有不合标准的材料进场,应立即退换并取消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对采购负责人进行追责。最后,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管理台账,对每一笔施工材料的采购、入库、使用各环节都认真记录,避免发生偷梁换柱。在材料进场后,施工方应做好全方位的材料管理工作,避免外界环境对材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再就是在材料的具体使用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控制,杜绝资源浪费。
        3.3加强管理监督意识
        监督管理意识的加强需要从上之下覆盖全体施工人员,只有对明确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才能彻底落实到每一个施工角落,全面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首先,施工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应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国家政策法规及企业文化制度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质量监管环境,督促各从业人员提高自身意识。其次,各企业应构建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建立每日施工台账,实行施工责任制,对每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都能追责到个人,从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个人及部门,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给予表彰。
        3.4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鉴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低效化,引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现场管理模式的变革,深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的全过程监管,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化、整洁化,让施工现场管理更高效。信息技术的引入与推广要立足实际,特别是对于新兴技术,要切实考虑其可行性,继而在电脑模拟软件中进行建模分析,有效避免新技术推广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和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居住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建筑施工企业应理性面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探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策略,为房屋建筑质量保驾护航,真正提高我国建筑管理水平,为人们的居住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许方旭.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2):66,68.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3]张建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0(08):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