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4期   作者: 莫启雄
[导读]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十分关键的课程

        莫启雄
        廉江市石城镇田寮小学   524400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十分关键的课程,是有利于小学生逻辑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培养,都是教师、家长关心的重点。伴随新课程理念持续增强,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数学课堂中开展更有效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新课程
新课程中强调,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打破固有思维,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学生为主体地位,更好、更快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在实践中找到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课堂效率。本文从下述几点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的相关阐述,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究思路
一、创设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更多注重用填鸭式、满灌式开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对知识进行讲解、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用笔记与记忆强化知识学习。基于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未被激发,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同时,教师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未能做到及时性。而小学生活跃度高、好奇心强,若学生处于传统模式下进行学习,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此时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创设自主探究学习情景课堂,让小学生在良好课堂中更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中乐、乐中学,进而培养优良学习习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定能有益于学生终身。
例如对100以内退位减法相关内容进行授课时,要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退位”、“什么叫做不够减”、“如何退位”,针对实际情况,利用学生摆小棒,化难为易,厘清计算原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授课之前,先可复习不退位减法24-3,学生快速讲出24可直接从个位4里拿掉3等于1,1和20得21。教师随即讲“3”改成“6”,从而提出新课题。“现在要拿去6根,这会怎么样?”学生答:“4不够减6。”师问:“如何解决?”接着学生动手实践,摆小棒计算,可让学生互相探讨,用动手实践经交流探讨形成一种思维,再进行全班探讨,从中找到有学生拿了一捆小棒拆开,退1做10和4合为14,此时个位有14根小棒,足以拿去6根小棒;有学生从拆开的一捆小棒(10根)拿掉6根,剩4根,再将4根和个位上已有4根合为8根。个位已得,要让学生看十位的改变,直接可知十位少1。通过边动手办沟通,使学生理解算理更深刻。类似上述教学案例,在自主探究中获新知,足见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课本,要求教师教学思想和观念转变,紧跟时代发展。
二、用好多媒体技术,追求高效课堂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起着非常重要之效,在数学教学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如此。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可复制性及便捷性减少课堂写板书时间,让更多时间用于教学知识点及教学过程中。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枯燥知识变为生动具体的优势,把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有效结合课本内容,在教学之中足够多地应用多媒体中的视频、声音等功能,形成形象的、动态的数学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多维思维的形成。
例如对统计相关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创设动画片的教学情境,以此展开统计知识的学习。上课时可先放几段动画片,再统计小孩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部。小孩十分自然地通过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结论等环节了解统计过程,此种情境牢牢根据本课堂知识及目标任务展开,让小孩从内心深处激发渴求获知学习本课知识的欲望。各位数学教师均要用活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有机融合,将多媒体技术作用全部发挥出,使得课堂教学具体性、生动性更好,进而不断增强课堂成效。
三、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培养的动力源泉。根据小学生特点,兴趣更能发挥作用,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及学好知识的重要因子。平日教学过程中可知,若学生对教学内容非常有兴趣,学生活跃在课堂教学中以及主动参与。因学习兴趣可以美化知识的形象,使得学生易被深度吸引,并非常有趣、不知苦累地加入至学习活动。
学生能不能在数学课堂上具有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数学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取具有十分紧密联系。
例如对10的认识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多数学生已会一位数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加减法,在对10的认识上,学生短时内难以理解两位数概念,一些学生在学习之中把10中两个数字写的较远,造成此10非10,只是和1、0一样,在将来学习中,学生极易产生错误,造成问题更多。可用讲故事之法提高学生兴趣,助力于学生理解10的概念。故事:数字王国里,数字9认为自己是最大的一个数,非常骄傲,并对数字0-8讲:“你们和我比,我最大,尤其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真是非常小,小的不能再小了,根本比不过我。”数字0听了数字9的话,心情可差了,伤心极了!1跑到0的身旁,与0想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对付9。此时数字9无话可讲了,你们可以说说1和0想了什么办法?这时多数学生共同讲出了数字10,因此对10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其中,一些学生在写数字10时把1和0贴的很近,生怕我认不出这是数字10,十分有着童趣。经过以上环节,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骤然上升,一些学生还把1与别的数字相合,增强了两位数的学习认识。由此可知,教师在讲课之前多花时间,认真备课,结合小学生特点及学习规律思考,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成了有趣故事,进而提高学生认真听讲、学习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务必和学生的平日生活紧紧结合。教师在教学之中,需要尽可能把实际生活遇到的数学问题与小学课堂教学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加深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当作是教学内容的重心。
数学作为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与理论性的一门课程,但是小学数学知识均是对平日生活中常见问题及相关事物的抽象与概括。数学来自生活,又要用于生活。心理学实践可知,学生学习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场景越相近,学生对知识求知欲望及其接受度会更高。
教师教授数学知识时,需要根据学生熟悉生活场景及生活实践作为开始之处,擅长创建抽象数学问题和学生平日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之间纽带,让学生可以在数学知识和平日生活间场景快速切换。教师建立生活化场景,使得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学的知识均来源于自己常见事物和熟悉生活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生主动获知,积极思考问题,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兴趣。
例如,在展开近似值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时,结合实际,提出了“每套校服用布2.2米,200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数学逻辑思维推断,通过合作交流,学生直接回得出最多90套的答案。通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极大提升课堂效率。
五、运用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课堂激励方式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改革发展动态,新课程改革要实施多视角评价、观察以及多听小学生更好挖掘学生身上亮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中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足够大地使用有效激励措施,为学生自信打下基础,激发学生求知欲。有效激励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融入教学课堂并展开师生间的互动、促使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课堂激励具有多式多类,常用的课堂激励方式具有语言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等。小学数学教师应按照实情选取更具目的性的激励举措。例如,物质激励用在对数学成绩快速上升的学生,激励这群人不断奋进,在日后取得更优的成绩;语言激励适用在数学成绩维持稳定的优秀学生,教师用语言激励对这群人的优秀成绩给予肯定,促使这些人的数学思维及综合素养有着更深入提高。
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习水平不一的学生设置切合实际、依规、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及要求。学生在经自身奋斗达到要求以后,教师为他们给出真挚的鼓励。学生可持续地从中得到一种满足、一种成就,让教学良性循环。
六、结束语
建立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成效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正确对待学生,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全面落实新课改思想及理念,把新课改理念融入于每节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建立适合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数学课堂,使得学生在良好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把教学知识紧密结合实际生活,极大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为每节课教学品质提供强大的保障,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群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J].中国高新区,2018(8):106.
[2]丁秀丽.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8):76.
[3]荣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6(3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